中国的饮茶文化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茶业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唐宋时期的饮茶文化,主要体现在茶学的深入研究以及茶叶的加工制作,尤其是贡茶,加工技艺的精深,令人称赞。而明代清朝,这种传统的茶文化、茶业及至茶的学问,由于遭受了宋元的社会动荡,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形成了明清饮茶的特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明清茶叶生产的发展
茶类的新发展
宋元时期,除贡茶仍然采用团饼茶外,散茶在民间俗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但明朝初期,贡茶仍然采用福建的团饼,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进贡团饼茶太“重劳民力”,决意改制,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明太祖的诏令,在客观上,对进一步破除团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明朝茶业在技术革新、各种茶类的全面发展以及名茶的繁多上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色。
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
据有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少新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有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记到“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说明在明朝,有的地方除了直播以外,还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到康熙年间的《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已有茶树插枝繁殖技术。此外,在清代闽北一带,对一些名贵的优良茶树品种,还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方法。
在茶园管理方面,明清时期在耕作施肥,种植要求上更加精细,在抑制杂草生长上和茶园间种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在掌握茶树生物学特性和茶叶采摘等方面,在明清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从制茶技术看,元代《王祯农书》所载的蒸青技术,虽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时,制茶炒青技术发展逐渐超过了蒸青方法。
品类的多样化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进,各地名茶的发展也很快,品类日见繁多。宋代时的知名散茶寥寥无几,文献中提及的只有日注、双井、顾渚等几种。但是,到了明代,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今茶名”就有97种之多,绝大多数属散茶。
明清两朝在散茶,叶茶发展的同时,其他茶类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包括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
青茶,也称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创始年代和青茶一样,也无从查考,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其名最先见之于明代中叶的《多能鄙事》一书。到了清代以后,随茶叶外贸发展的需要,红茶由福建很快传到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和四川等省。在福建地区,还形成了工夫小种、白毫、紫毫、选芽、漳芽、兰香和清香等许多名品。
100克生米的热量表
100克生米的热量表热量值:生米(未煮熟前)每100克的热量约为391千卡(或称为大卡)。煮熟后的米饭,由于吸水膨胀,每100克的热量降低至115千卡左右。其他相关信息:生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是机体必需的物质之一,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新陈...
喜茶热量表最新 喜茶热量表大全
喜茶热量表最新如下,包含了多种饮品的热量以及部分小料的热量信息.喜茶热量表大全饮品热量1.纯多肉葡萄冰沙+0卡糖+少少冰:160大卡2.绿妍轻乳茶+红柚去冰+0卡糖+少少少甜+红袖果粒:177大卡3.嫩爆柠+脆波波少冰+脆啵啵+少少少甜:7...
榴莲的热量表
榴莲的热量表1.基本信息单位:以下数据均以每100克榴莲(去皮去核后)为基准。热量含量热量:约147大卡(或称为千卡,kcal),相当于615千焦(kJ)。2.营养成分蛋白质:约2.6克。脂肪:约3.3克。碳水化合物:约28.3克,是榴莲热...
喜茶热量表抹茶热量高吗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一杯香醇的茶饮往往能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满足。作为茶饮界的佼佼者,喜茶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创新的配方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对于关注健康饮食的朋友们来说,饮品的热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喜茶抹茶系列的...
安顺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安顺的特色小吃有旧州鸡辣子、素剪粉、干鸡块粉面、松糕卜粉、伍仁冲冲糕、裹卷、破酥包子、豆腐圆子、小锅凉粉、白糖饺、水晶凉粉、烤肉串、腊肉血豆腐、荞凉粉、平坝牛干巴。安顺的特色小吃有哪些1、平坝牛干巴平坝牛干巴是贵州安顺的特色小吃,有着非常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