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百科 > 文化 > 淮海戏范珍美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淮海戏范珍美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更新时间:2025-01-10 04:48:53

  在淮海戏的发展中,淮海剧团的成立无疑是为淮海戏注入了新生命。一批批淮海戏新秀崛起,让淮海戏的发展得到了更好的提高。今天,要介绍的是淮海戏演员范珍美的戏剧之路,以及她的戏剧代表作品。一起和小编去看看吧。

  范珍美(1935—2007)江苏省沭阳县吴集镇人,著名淮海戏表演艺术家。自幼随父母学艺,1950年进沭阳县群众剧团,于1969年下放农村劳动,后调省淮海剧团,任主要演员。

  她擅演花旦、青衣,其唱腔娇嫩圆润,吐字清晰,表演潇洒,基本功扎实,塑造人物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她演唱的《皮秀英四告》等剧目曾于1962年被省广播电台录制成唱段演播,后又被中国唱片公司灌成唱片,她的唱腔深为淮海地区广大群众所喜爱。

  范珍美《皮秀英四告》介绍:

  退任阁老黄彦忠嫌贫爱富、逼婿李贤贵退婚。事为更夫皮盾窥悉,假冒贤贵,杀死丫环,掠去财物。黄彦忠行贿知县戈自明,将贤贵屈打成招。贤贵之嫂皮秀英去县衙申冤,反遭乱棍打出。她无助之下,恳请兄长皮盾陪同进京寻夫告状,皮盾担心事发,途中在白马上将皮秀英勒毙而返。皮秀英大难不死,苏醒后独身自赴京都拦轿鸣冤,一告阁老黄彦忠、二告知县戈自明、三告兄长皮盾、四告丈夫李贤明,谁知轿中王爷就是其夫李贤明,于是大堂告状之时,上演了妻子状告丈夫的场面,最终夫妻相认,惩治了恶徒。

  淮海戏的唱腔曲调介绍:

  淮海戏的名称在发展中几经变更,在沿门说唱“打门头词”时期称“三副调”;后称“拉魂腔”,也叫“肘鼓子”;形成戏曲后又称“小戏”,抗日时期称“淮海小戏”;1954年淮海戏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由江苏省文化局定名为“淮海戏”。

  淮海戏的唱腔大体为男女同弦异腔,男女主要曲调分别是“东方调”和“好风光调”。这种曲调,可塑性大,风格性强,有各自的功能,各为其多种行当演唱。组腔时,“好风光”调唱法变化多样,可构成大、小唱段。“东方调”中间数唱自由,可变换多种感情,形成长短不一的完整唱段。其他辅助调有‘二泛子”、“彩调”、“金风调”等等。它们各有个性,格调鲜明,表现叙述、抒情、悲愤、欢乐等感情和情绪各有所长。

相关推荐
- Related -
最新更新
- New -
热门推荐
- H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