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并且也有着属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那么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呢?这些传统节日又有哪些习俗活动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起来看看吧!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
肉孜节
称“开斋节”。阿拉伯语音译为“尔德·菲图尔”,新疆塔塔尔人则称之为“肉孜节”,其意为“斋戒”。每年九月是穆斯林斋戒的月份,即称为斋月,斋月的最后一天要寻看新月,次日即举行开斋仪式。关于开斋节的来源,传说,穆罕穆德在斋满时,进行沐浴,然后身着洁净华美的服装,率领穆斯林步行至郊外旷野进行会礼,并散发开斋捐钱,以表示赎罪,后来相沿成俗,逐渐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在节日到来的前几天,塔塔尔族人民每家都要粉刷房屋,把院落打扫得干净,还要制作出各种油炸食品和糕点、以便宴请宾客。
在新疆,每逢开斋节日的清晨,塔塔尔族与其他民族穆斯林要沐浴净身,聚集,举行集体会礼,然后由阿訇率领人们游坟扫墓,并为逝世的人整坟培土,祭祀祈祷。
随后则分头前往各个亲朋戚友家,互赠馓子炸果与节日食品。在欢庆节日期间,有些地方还同时举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体活动。
古尔邦节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在教历十二月十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
节日的前几天,塔塔尔族的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屋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制作各种糕点和食品,为过节做准备。
节日那天,当十八岁以上的男子作完节日会礼之后,各家各户开始杀羊,举行宰牲仪式。大人小孩、男女老少身穿新衣,走亲串友。
撒班节
“撒班”,是塔塔尔族犁地的工具。据塔塔尔族传说,由于撒班的产生,促进塔塔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撒班节通常是在冻雪消融,大地回春的某一晴朗的子,即在每年春播和夏收之间的某一天举行节日活动,祝丰收的好年景,祝福美满的新生活。
撒班节这一天,乡亲们聚在野外,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除最隆重的活动赛马外,还有摔跤、赛跑、跳跃比赛、跳水渠比赛等。
登宵节
塔塔尔族传统节日,每年教历七月二十七日举行。塔塔尔人十分重视一年一度的“登宵节”。是日,通宵达旦地作礼拜、祈祷、说吉利话,严禁粗言秽语。
努鲁斯节
塔塔尔族的传统岁时节日,每年教历八月十四日举行。其具体法与新疆吾尔维族基本一致。
团会
塔塔尔族习惯每年在全村所有农户都完成春播后、举行一次群众性的集体庆祝活动。因此提前完成的人家、要出人力、物力无偿帮助未完成春播的村民播种、塔塔尔语称“乌买克”即“团会”。
庆祝仪式在田边举行、主要活动有摔跤、攀高竿、对唱、跳舞、赛跑等。对唱是节庆的主要内容、成年人唱希望丰收;青年人歌唱友谊与爱情;少年围着人群唱:雨呀、雨呀、快快下,我们不要饥饿、永远不要见那像狮子般的瘟疫。群众在对唱时、还唱教训懒汉的歌:不要流浪快回家、快把洒瓶变骏马、快把酒瓶变犁铧、老老实实种庄稼。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