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越剧的朋友们都知道,越剧有越剧皇后,越剧皇帝,还有“三花一娟”,三花一娟也是风靡一时,都是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早期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了解被称为越剧三花一娟的越剧四大名旦。
三花——施银花
施银花(1910——1984),女,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习小旦。学艺刻苦专心,得师傅金荣水悉心教学,唱、做俱佳,脱颖而出,成为科班头牌。1924年1月,科班携带了刚教会的《双珠凤》、《玉连环》、《龙凤锁》、《四香缘》、《后双金花》等5出大戏,来上海演出,首演于闸北升平歌舞台。其后回到嵊县、绍兴、杭州、嘉兴一带演出。
在演出绍兴文戏之时,又学唱绍兴大班,学会了《宝莲灯》等戏和(流水)、(二凡)、(三五七)等板式。1925年,与琴师合作首创适合女演员的“四工腔”,人称“施腔”,在相当长的时间施银花成为越剧主腔。1926年,在嘉兴演出时,在琴师王春荣的帮助下,吸取京剧(西皮)的音调和过门,改胡琴1-5定弦的(正宫调)为6-3定弦的(四工调),开创了女子越剧一代新腔。
1927年2月,她与屠杏花、王湘芝领衔演出于上海神仙世界。1928年,结婚后离开舞台。30年代初期复出,以客师身份搭班,演出于宁波、绍兴一带。1937年6月,与屠杏花作为四季春班客师,演出于上海通商剧场。她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着名旦角。
1938年6月,以她和屠杏花为首,组成“第一舞台”,与赵瑞花、屠杏花合称越剧“三花”,为三花之魁,被誉为“花衫鼻祖”,因长期与屠杏花合作,配合默契,人称“银杏并蒂”,“银杏并蒂”的合作局面达3年之久,先后演出于通商、皇后、天香等戏院。1939年7月,在大中华戏院首次演出了从申曲移演的《雷雨》,饰演繁漪,开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之先。
1940年10月,又演出了时装戏《黄慧如和陆根荣》,饰演黄慧如。还演过清装戏《杨乃武与小白菜》。1941年9月与尹桂芳配对演出于同乐戏院。12月19日起,同由老生改演小生的徐玉兰合作,演于老闸戏院,直至次年3月5日。之后,离开上海,在宁波一带演出。1949年春,随丈夫去台湾。50年代在台湾领衔演出,后患乳腺癌去世。唱腔上学习、继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
三花——赵瑞花
赵瑞花(1912——1982)女,汉族,演员、教师。浙江省嵊县孔村人。12岁进第赵瑞花剧照一副女子越剧科班学艺,工花旦。因身材矮小,特穿着定制的半高跟靴,踮起脚尖苦学苦练基本功,成为与施银花、王杏花齐名“三花”之一,尤以《龙凤锁》之金凤、《双珠凤》之秋华两角广受观众青睐。1924年1月,随科班来上海演出,后随该班改名的“女子的笃班第一舞台”在浙江演出5年多。
1932年与魏素云(小生)领衔组成“瑞云舞台”,在宁波演至1938年,后因战乱避难到上海演出。1940年因结婚短期辍演后又重新登台,与人搭班演出于老闸、通商、同乐、天潼、金门等戏院,虽年仅30,却已“老牌名旦”的称号。
1941年某日,在上海南京东路新新公司屋顶的“新新玻璃电台”,为普善山庄募捐,直播演唱《叶香盗印》和《方玉娘哭塔》,一次即获听众捐款1000多银元,可见其号召力之强。其唱白特点为咬字准、吐字清、发音嘹亮,且从不倒嗓。唱腔以质朴明快的(四工调)为基础,糅入嵊县牧歌小调,唱来凄清婉转,真挚动人。
《叶香盗印》为其成名杰作,拿手戏还有《六月雪》之窦娥、《孟丽君》之孟丽君、《盘夫索夫》之严兰贞、《方玉娘哭塔》之方玉娘,均为其拿手好戏。对戏曲同行虚心学习,日夜两场间稍有空隙,常急步前往别家戏院观看京剧旦角戏或越剧姐妹们演出,以资借鉴。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任主要演员。60年代初,应聘至浙江省艺术学校任越剧班教师。
三花——王杏花
王杏花(1917——1999),女,着名越剧演员。1917年2月出生于浙江新昌城西蟠龙村,父母务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1年,入刘香桂、刘香贤兄弟俩办的越新舞台科班学艺,工青衣、闺门旦。进科即学演了《双珠凤》等戏。1931年底到上海,演出剧目有《双龙会》、《绣鸳鸯》等。在沪期间,向一京班师傅学了京剧中的花枪、大刀对枪等把子功夫。一年后独去杭州,陆续在好几个班子里客串。
1933年春,先和着名男班旦角演员琴素娥合演《白蛇传》,后与马樟花合演《红鬃烈马》。因多次借助京剧演技和化装,艺术长进较快而一举扬名。同年夏二赴上海,应永乐茶楼老板倪杏生邀请挂牌主演《盘夫》、《龙凤锁》、《碧玉簪》等剧。10月16日,又应叙乐茶楼老板之邀,与屠杏花、小白玉梅、徐玉兰等合演《拣茶叶》、《送凤冠》、《梁祝》、《大堂会》、《武家坡》等剧目。以后重返杭州演出。
1936年秋搭“四季春”班进上海老闸大戏院演出。同年,还和袁雪芬、钱妙花等在高亭唱片公司灌了唱片,唱段为“志贞哭图”,这是女子绍兴文戏所灌的第一张唱片。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辗转沪、杭各地,先后与屠杏花、竺素娥、王文娟等同台演出过《玉堂春》、《孟丽君》、《沉香扇》、《二度梅》等传统剧目,还演出了特地请人编写的《马革裹尸》等新戏。
在艺术上不断求新图变,曾在服装、化装、表演、剧本诸方面作过不少变革尝试。尤其是对剧本要求甚严,力求唱词韵脚整齐、文辞雅洁、雅俗共赏,并尽力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有“先进名旦”之誉。其拿手戏《秦雪梅训子》,由北海唱片公司灌成唱片4面。
30年代走红上海,与施银花、赵瑞花一起并誉为绍兴女子文戏“三花”。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兼业务团长,在大众剧场首演了《沉香扇》。1960年,担任上海越剧院学馆表演老师。她的代表作《叶香盗印》,常选作花旦的启蒙戏教学。1959年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她和竺素娥演唱的《叶香盗印》唱片1张。1971年退休。1999年10月病故。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主要就是性质不同,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音节则是元音或辅音组成的发音音节。音序必须是大写,同时音节内也包括音序,但是写音节的时候没有声调。音序一共有25个字母,而音节会根据不同的音序组成更多的音节。1、性质音序一般音...
颜料怎么调色
想要颜料调色,要先准备好颜料等工具。注意调色的时候要先调配小样再调配大样,这样才不会浪费颜料。调色要以主色为主,如调配红色的时候,先加正红色再根据要求加入浅色或者深色。调配颜料时要保持湿润,有必要时可以加入活性剂固色。步骤1准备工具:颜料、...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