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表演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发人深省,令人神怡。那你知道高甲戏柯派女丑又是怎样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可能感兴趣》》戏曲的灵魂:高甲戏的音乐特点解说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表演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发人深省,令人神怡,已越出一般丑角的插科打浑的局限,特别是女丑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气息,素来以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面貌风行于闽南民众之中。
道白,抑扬顿挫、吞吐有致、清晰分明、韵味十足;表演,做功细腻、诙谐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柯派表演身段,能精细地分出从十八岁的少女到二十、三十,直到七八十岁的妇女的不同特点,形成各个年龄段妇女的风韵姿态的不同表演程式,还编有“女丑十八法”,记叙一整套表演技艺,形成柯派表演艺术的主要教材。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有男女丑之分,男丑有破衫丑、公子丑、傀儡丑、服丑、家丁丑等,女丑由男扮最富特色。代表剧目有《唐二别妻》《妗婆打》《管甫送》《骑驴探亲》《大团圆》《铁开花》《大闹花府》《换包记》《疯僧扫秦》《金魁星》等。曲目有“四季歌”、“灯红歌”等,常用曲牌有【福马郎】【浆水令】【金钱花】等。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独树一帜,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是闽南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高甲戏(柯派)”于2008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赖宗卯,男,汉族,1947年1月至2013年2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赖宗卯13岁考入晋江县高甲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师从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创始人柯贤溪,钻研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深得柯派真传,善演男丑,尤以男扮女丑独树一帜。
他的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气息,被誉为“小罗溪”。代表剧目有《金魁星》《大闹花府》《骑驴探亲》《鸳鸯扇》《唐二别妻》等。1979年被福建省文化厅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多次荣获国家、省和市级奖项。并多次到香港、澳门及各省市交流演出,深得好评。为使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得到传承,他培养后代不遗余力,培养了曾文杰、施丽华、王金鼎、施存义、卢文雄、庄伟国等高甲戏知名丑角演员。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