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是中国的八大戏曲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曲种,特别是在安徽。江苏等省份都特别流行,那么吕剧的经典曲目你知道都有哪些吗?本期吕剧文化,就来为你介绍。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剧目
早期剧目有《王小赶脚》、《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王天宝下苏州》、《白蛇传》等。早期的班社,为时殿元组建的共和班。之后,相继组成的有文明书社、黄家班、高家班、张家班、车里班、顺和班等化装扬琴班社。
长期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章丘、潍县和胶东一带的城镇农村。通过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吸收学习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联缀体逐步转为以唱[四平]、[二板]为主的板式变化体,并扩充乐队,配搭行当,化装扬琴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
1918年,广饶县车里村张凤辉等组班进入济南风顺茶园演出。早期表演艺术家有时殿元、孙中新、谭明伦、崔心庆、薛金田等。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吕剧发展迅速,李同庆、时克远、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等着名表演艺术家出现,吕剧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1951年,山东省鲁声琴剧团成立。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开始演出《小姑贤》《拾玉镯》《王小赶脚》《刘海砍樵》等剧目。
1954年,吕剧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一炮打响。1955年,吕剧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6年,吕剧艺术家郎咸芬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代表中国戏曲界随团出访东欧六国。1957年,吕剧《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响了大半个中国。1963年,吕剧《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摄成影片,被东南亚人民称为“笑宝”,并被全国80多个剧种移植。
1965年,《两陇地》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为电影。1966年3月,《沂河两岸》、《两陇地》等剧参加广交会演出,并赴深圳为港澳同胞演出。这一时期,《逼婚记》、《搜书院》、《龙凤面》等剧目也在全国很有影响力。1976年,吕剧《半边天》、《管得好》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后,吕剧获得新生,出现了吴萍、郭爱琴、董家岭、刘玉凤、高静、李萍、杨春梅、荆延国、李肖江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画龙点睛》、《石龙湾》、《苦菜花》、《补天》、《百姓书记》、《回家》等等诸多剧目都在全国很有影响力,得到领导和戏迷的一致认同。
【结束语】每个戏剧文化都会每个戏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果你了解它们的经典作品,相信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并不难了。
楷书需要练多长时间
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但是想要让笔法更有深度和灵气,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和研究。楷书是一种非常讲究用笔方法和笔法的书体,需要有足够的毅力、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练习好。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才能练好,但是想要让笔法...
楷书需要注意的地方
书写楷书主要需要注意书写工具、执笔坐姿和心态三个方面。要求书写工具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坐姿遵守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原则,纸笔方式也要正确,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书写好楷书。1、书写工具书写工具是书写楷书需要注意的事项之一,比较常见的书...
楷书需要学多久
想要学好楷书通常至少需要花2年时间,但具体花费的时间取决于个人对楷书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楷书的书写可概括为“写、挺、准”三个字,只有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才能更快练习好楷书。楷书需要学习的时间想要学好楷书通常至少需要花2年时间,但具体花费的时间...
楷书需要准备什么
练习楷书需要准备临摹字帖和书写工具。临摹是练习书法的基础,便于更快掌握正确的运笔和书写方式,而合适的书写工具才能保证书写更加流畅、轻松。但最需要准备的是足够的毅力,只有花费大量时间坚持练习和研究,才能真正练习好书法。1、临摹字帖练习楷书首先...
楷书能写快吗
楷书不能写快,主要是因为楷书本身并不属于快速书写的书体。练习楷书时非常注重笔法和用笔方式,每个笔画都需要用不同的笔法去体现,且笔画之间要有一定关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练习好笔法和用笔才能练好楷书。楷书不能写快楷书不能写快,主要是因为楷书本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