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跟老一辈的艺术家们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历了多次的兴衰,孕育出了许多表演艺术家。希望接下来的年轻人能继承优良传统。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梆子戏的艺术家。
1、童子红
是清代同治年间享有盛名的河北梆子演员。工老生。同治三年(1864年)曾与盖天红、靳老虎、水上飘等名演员在北京万顺和梆子班演出。光绪二年(1876年),改搭全胜和梆子班,与十三旦(俟俊山)同台演出。他能戏很多,因久在北京演出,唱腔中掺有北京语言,故有人称他唱的是“京梆子”。代表剧目《斩黄袍》。
2、魏联升
艺名元元红,河北省安次县人。十二岁入永胜和科班从纪发(十二红)习艺。工老生。十几岁首演于天津金声园,名声鹊起。他在继承河北梆子老派唱腔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各派之优长,根据河北地方语言音调的特点,创造出了崭新的河北梆子艺术流派 ——元派,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时人评论说:“宣统年间,异军突起,出了一个魏联升。他把老调梆子的唱腔加以修改,另创新腔,专趋悱恻缠绵一路,此调一出,大红大紫,一时风尚所起,全是元元红一派”。元派唱腔是对河北梆子的一大发展。它一扫老直隶派唱腔的生硬之气,以华丽流畅、变化多彩的风格赢得观众,为后辈许多老生演员所效法。小香水、王金成、银达子等人都是元派的继承者。代表剧目《战北原》。
3、小香水
原名李佩云,天津宝坻县人。是魏联升弟子。师徒常同台演出,珠联壁合,脍炙人口。她青衣、老生两门抱,能戏颇多。她扮相端重,做派传神,嗓音高粱亮,有“铁嗓铜喉”之誉。她青衣戏唱的悲凉凄厉,哀婉动人,以《桑园会》《春秋配》等戏着名;老生戏演得深沉遒劲,气宇轩昂,无女子脂粉之音,透男儿刚毅之气。对后代演员影响很大。代表剧目《大登殿》。
4、银达子
原名王庆林,天津人。工老生。他以唱工见长,能戏颇多,三十年代便已名嗓剧坛。他的唱腔主要是继承了魏联升的“元派”风格。中年以后,嗓音失润,便苦心研磨,另辟蹊径,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对梆子的男声唱法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造了一铺叙为主的低音平板梆子腔,从而自成一家,被称为“银派”。
“银派”唱腔以真声为主,间以假音翻高,吐字清晰,节奏鲜明,迂回婉转,韵味浓郁,演唱起来如说似唱,声声入耳,如叙家常,别具风格。“银派”唱腔大大扩展了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的音域,上一大创造和发展,后辈仿效者甚多。代表剧目《金水桥》《打金枝》《四进士》《战北原》等。
5、筱翠云!
河北省交河县人,原名耿慧珍。七岁在天津拜李岑荀为师,习青衣、老生。十七岁时与魏联升同台演出《南天门》《血手印》等戏,鹊起声名。后活动于天津、冀、鲁及东北三省,颇受欢迎。
她戏路规矩,念工、做工讲究,老生唱腔尤其特色,落音后善加“咽嗽音”,富男子阳刚之气。她创造的以“3763”诸音为骨干的具有角调式色彩的[二六板]、[小慢板]、[尖板]唱腔更是独具特色,影响广泛。代表剧目〈空城计〉等。
楷书能写快吗
楷书不能写快,主要是因为楷书本身并不属于快速书写的书体。练习楷书时非常注重笔法和用笔方式,每个笔画都需要用不同的笔法去体现,且笔画之间要有一定关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练习好笔法和用笔才能练好楷书。楷书不能写快楷书不能写快,主要是因为楷书本身并...
楷书需要注意的地方
书写楷书主要需要注意书写工具、执笔坐姿和心态三个方面。要求书写工具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坐姿遵守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原则,纸笔方式也要正确,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书写好楷书。1、书写工具书写工具是书写楷书需要注意的事项之一,比较常见的书...
楷书需要准备什么
练习楷书需要准备临摹字帖和书写工具。临摹是练习书法的基础,便于更快掌握正确的运笔和书写方式,而合适的书写工具才能保证书写更加流畅、轻松。但最需要准备的是足够的毅力,只有花费大量时间坚持练习和研究,才能真正练习好书法。1、临摹字帖练习楷书首先...
楷书需要练多长时间
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但是想要让笔法更有深度和灵气,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和研究。楷书是一种非常讲究用笔方法和笔法的书体,需要有足够的毅力、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练习好。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才能练好,但是想要让笔法...
中国传统文化八大类
古文、民族戏剧、酒令、国画、对联、书法、灯谜、歇后语都是我国主要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1、古文古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八大类之一,指的是历史上各个朝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