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粹的体现,他不止是让我们有一件衣服遮体,更多的还是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服饰,也将代表着这是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民族。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白族的服饰文化深受南诏、大理国等文化的滋养,兼顾了实用和美观,给人以得体、大方、端庄、个性、华丽等等舒服的感受,进而在历史的积淀和发展中形成深厚的民族服饰文化,成为代表白族的显着特征之一,也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
白族服饰文化的精髓体现在服饰的基本色素之中。白族尚白,在服饰中,素以白色主基调的服饰为美。而白色,在色素中,所代表的主涵义为“尊敬、纯净、简洁、和平、谦卑、精密”,由此给人的色感是“明快、纯真、清洁、高雅”。白族与“白”有天缘,民族的命名用“白”,民族服饰的主要色彩基调也用“白”,这绝是一种巧合之中的必然。
而当我们将白族的历史文化与服饰文化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更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无论是在审美方式上的唯美、思维方式上的简洁、性格体现上的谦和、日常工作中的精密都是其“白”主色素下的生动呈现。透过深厚的白族服饰文化,我们可以看到白族先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对白色的选择,是一种对色彩的崇拜,更是一种对民族特性的规定,白族服饰呈现的既是一种历史文化,更是一种民族本质和特性。
大理白族服饰文化的精髓体现在和谐元素浓郁的精美图案中。白族手工技艺精湛,在服饰文化中,素以手法细腻、图案精美的头巾、飘带等搭配服饰为美。在如今的大理地区,只要你走进,金花们便会自豪而娴熟向你讲白族头巾“风花雪月”的故事,让你觉得头巾已不是服饰,而就是大理金花自己,就是大理“风花雪月”,就是大理本身。
回过来讲,在白族服饰中用于搭配的飘带、头巾、束腰上所绣的图案以及金花们脚下所穿的绣鞋,图案都以花草、飞鸟、蝴蝶等为主。这些图案进入视线的时候,首先感觉到的是精细做工之下的图案美,然后就会使人不禁往图案背后去联想大理的“风花雪月”、“文献名邦”、“万蝶齐飞”、“洱海映月”等等。但当我们平静下以后,我们只要将这些元素赋予生命,那么就是一幅时下倡导的“和谐、和美、和顺”图。于是,我们不得不抛开以往对白族服饰刺绣做工精美、寓意丰富、祈子祈喜、消灾祈福等的粗浅理解,而上升到体悟白族服饰文化所蕴涵的和谐、和顺、和美中来。
诚然,白族服饰的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分析、几句话就能加以概括或是叙述的。要真正了解厚重的大理白族服饰文化,首先应该进入大理,来到承载她的这片天地,用时间和实践,用真心和灵感,慢慢地去感受、感悟,也许就会得到让你满意的答案。
今天,白族服饰文化因其深深扎根于五千年的大理历史文化之中,已成为了大理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历史文化生动呈现的载体,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您可能还喜欢:
瑶族新年,瑶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汉族信仰,汉族宗教信仰文化
精美绝伦的侗族银饰文化
历史悠久的侗族萨玛节文化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