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种类有很多,目前盛行的却是西方的舞蹈,较为西方而言中国的历史更加的久远。那为什么中国民族舞蹈却盛行不起来呢?这可能是区域的限制与文化的不同吧,但是民族舞蹈也有着它独特的美。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锡伯族能歌善舞,舞蹈风格多样,异彩纷呈。锡伯语“玛克辛”和“贝伦”,皆为“舞蹈”之意,前者指宗教的、创作的和外民族的舞蹈,后者则是民间舞蹈的总称。贝伦舞流传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锡伯族聚居区。它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自娱色彩,不选时间,不择场地,只要点燃了舞意,乐手弹起贝伦舞曲,人们便翩翩起舞。锡伯族的贝伦舞源于古代锡伯族的渔猎生活时期,历史悠久。锡伯族西迁之后,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再创作,使贝伦舞成为在锡伯族民间非常流行、广为普及、几乎人人会跳的一种民间舞蹈。
跳贝伦舞不需要特别时间或场地,只要弹起东布尔,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跳起贝伦舞。在锡伯人眼里,东布尔与贝伦舞是一个整体。凡是有东布尔的地方就会有热闹的贝伦舞,而且只有在东布尔的伴奏下,才能使贝伦舞更原始、更自然、更和谐、更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布尔演奏的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音乐,使贝伦舞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特色舞蹈。目前已搜集到十六七种东布尔曲子和贝伦舞蹈。
贝伦舞贝伦舞一般为男女双人舞,舞姿非常优美,其动作主要体现在上肢,下肢动作不多。特点是扭肩、甩臂、拍地、甩胯。男子舞姿粗犷、洒脱,含有一些野性。女子舞态优美、舒展,带有浓郁的妩媚。贝伦舞多为男子先出场独跳一段后邀请女伴入场。在男女共舞时,两人身体不能接触,否则会被认为技艺不高。跳贝伦舞,传统伴奏是民间乐器东布尔,现金多用小提琴等乐器伴奏,迄今已发现10多种:
锡伯贝伦
是贝伦舞的基础舞蹈,各种贝伦舞的基本动作都包含在其中。察布查尔锡伯群众喜欢弹奏“卡吾尔登”曲调来跳锡伯贝伦,老翁老妪都喜欢跳这种贝伦舞。
单阿克苏儿
这是一种单步踢舞,移动范围小,要求严,风格庄重,多半为行家表演。它有专门的舞曲。
双阿克苏儿
舞者左右脚交相踢踏,舞步灵活,热情奔放,俏皮幽默。
多禾伦阿克苏儿:舞者的步法是,先出左脚,接移左脚,动右脚,第四步停顿。舞步灵活富有变化,可以自由发挥,着圈儿跳。
行礼舞
锡伯语“多若罗贝伦”,大多在男婚女嫁的喜庆时刻和贵宾光临的欢乐场面表演。其形式由一个男性青年表演,舞者视观众的民族成分,开始在舞步中插入各民族的行礼动作。如果贵宾光临,即首先贵宾行礼,然后按客人的年龄大小依次行礼。行礼舞,文雅庄重,虽时时透出幽默感,但富有分寸,绝不流于庸俗怪涎。
您可能还喜欢:
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起源
怒族有趣的风情与传统民俗
源远流长的藏族茶文化
达斡尔人心中柳蒿芽的位置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主要就是性质不同,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音节则是元音或辅音组成的发音音节。音序必须是大写,同时音节内也包括音序,但是写音节的时候没有声调。音序一共有25个字母,而音节会根据不同的音序组成更多的音节。1、性质音序一般音...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颜料怎么调色
想要颜料调色,要先准备好颜料等工具。注意调色的时候要先调配小样再调配大样,这样才不会浪费颜料。调色要以主色为主,如调配红色的时候,先加正红色再根据要求加入浅色或者深色。调配颜料时要保持湿润,有必要时可以加入活性剂固色。步骤1准备工具:颜料、...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