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民族总是有自己的特色,民族服饰,民族饰品,还有民歌……仡佬族的民歌是有关于人民社会生活的,音乐形式简单朴实,之间联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饮酒了。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带你去了解仡佬族敬酒歌歌词。
民歌分类
仡佬族民歌按题材可分为号子、打闹歌、山歌、情歌、酒歌、哭嫁歌、仪式歌、孝歌。曲调不同,各有特点。古老的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余言不等的长短句组成。近二三百年间,受汉族诗歌体裁的影响,多用七言绝句或古风体,并多借用汉语词句。
仡佬族民歌概述
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紧密的联系,音乐形式简单朴实、平易见人、生的灵活,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制、口头传唱而成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歌直接联系着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唱,它是无数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仡佬族民歌中的题材较为广泛,虽然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作为口头文学形式的传唱却为生活带来了无比的乐趣,同时也传承了自身民族文化。
山歌唱腔
仡佬族山歌的唱腔,有高腔(假声)山歌、平腔山歌、低腔山歌。酒歌曲调明快,气氛热烈。古歌、祭祀歌在节日庆典、祭祖时唱,曲调庄严肃穆。丧葬歌曲调低沉忧郁;有些唱词曲调如同念经。哭嫁歌如泣如诉,曲调悲戚。打闹歌属有伴奏的劳动号子,其音乐与当地山歌、花灯、高台戏、板凳戏、民间小调有密切关系。打闹歌按劳动时间分齐田号(有说板、唱号,用于早晨开工之时,唱号有快慢松散之分)、催闹号(用于早饭后的劳动)、花花闹(用于吃“晌午”后,有独唱、齐唱、对唱、重唱、领唱、合唱等)和放闹号(用于晚饭前的劳动中)。其曲调、节奏欢快、鲜明。
仡佬族民歌有《八月十五走坡来》、《我家住在龙潭边》、《仡家幸福花》、《仡佬族敬酒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等歌曲,其中《仡家幸福花》2011年入选贵州省红歌。
仡佬族敬酒歌
一呀杯酒来满满斟啦
请问那客人从哪里来呀
客呀请坐下我呀敬酒啊
杯中的酒啊请一呀口焖啦
客呀客啦呀哈喂
杯中的酒啊请一呀口焖啦
二呀杯酒来满满斟啦
让我来表达仡佬人的心啦
若呀是看得上兄弟这个人啦
头杯喝下二杯又来呀
客呀客啦呀哈喂
头杯喝下二杯又来呀
客呀客啦呀哈喂
头杯喝下二杯又来呀
三呀杯酒来也满满斟啦
客呀听我来把话呀说明啦
有呀缘遇着客这样的人啦
千杯万杯都喝呀不醉啦
客呀客啦呀哈喂
弟兄的友谊万年啦长啊
客呀客啦呀哈喂
弟兄的友谊万年啦长啊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主要就是性质不同,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音节则是元音或辅音组成的发音音节。音序必须是大写,同时音节内也包括音序,但是写音节的时候没有声调。音序一共有25个字母,而音节会根据不同的音序组成更多的音节。1、性质音序一般音...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颜料怎么调色
想要颜料调色,要先准备好颜料等工具。注意调色的时候要先调配小样再调配大样,这样才不会浪费颜料。调色要以主色为主,如调配红色的时候,先加正红色再根据要求加入浅色或者深色。调配颜料时要保持湿润,有必要时可以加入活性剂固色。步骤1准备工具:颜料、...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