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纳西族人的婚姻和中国其他很多地方一样,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习俗,结婚一般要经过订亲、请酒、举办婚礼等程序。现在虽然讲究自由恋爱,但根植于纳西族文化中的一些结婚习俗还是没有变,如果你到丽江去旅游,如果有机会参加纳西族的婚礼,那就千万不要错过。
结婚前一天,新郎家也是一片忙碌,布置沿房堂屋,扎搭彩棚,到处张灯结彩,写贴婚联等,同时要杀猪宰羊,挂一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上插三枝柳箭,并写“麟麟在此”四字。以阻白虎。新床由媒人和新郎佼母安置,并请一祖父母、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当晚陪新郎睡在新床上压床。
第二天,新郎由媒人、亲友等陪同,前去女方家接亲,并备一空轿或马匹,在归来时让新娘乘、骑,同时带去酒席两桌和其他部份礼品。到达女方有门口时,接亲的队伍高奏喜乐,连奏三次后,女方的大门敞开,接亲者才得以进入,随后受到热情的接待。一般在午时前后,男方接亲的女伴把新娘抱入轿中。这时,新娘使劲挣扎,一副不愿去的样子。经安慰和劝说,才告别父母和亲友,由舅舅、叔叔、妹妹等陪同乘轿或骑马上路。
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可男方家的门是关闭的。这时,送亲的人们在门口讥唱纳西调子,让男方家开门,金驼子来不来?银驼子来不来?女方家的人在门外唱道:“金驼子来了,银驼子来了,快快开门。”一番对唱后,大门开了,新娘新郎要双双从红纸糊的马鞍上跨过去,才能进入大门。这时,东巴要念经,同时在新娘的脑门上点几滴酥油或泼点清水,表示新娘已是男方家的人了。
新娘进屋后,要送公婆各一双鞋。这时,送亲者故意把新娘送给新郎的鞋丢到新床底下的深处,让新郎弯腰将芏捡出穿上,这种习俗称为换脚鞋。接着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见家族中的长辈,接着夫妻互拜。拜堂时,新娘手握盐巴,新郎手持一个茶水罐。拜毕,新娘要象征性地看一下陪嫁的红柜,锁上后把钥匙随便在红柜一丢,孩子们顿时争抢起来,因为夜班抢到角匙,谁就可以向新娘赎喜糖。
傍晚晚时分,在新房里摆上由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娘新郎由几个孩子陪同共进晚餐,其余宾客则由男方家盛情宴请。晚上,青年男女可以去闹房,可以欢聚在一起跳纳西舞,纳西东巴们则一刻不停地唱(结婚调),充满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这一天,女方家也同时宴请亲友,请东巴唱(嫁女调)。
第二天,婆婆要亲自端来并喂新媳妇一碗莲子粥,一碗面条,以示对新娘的关心。这一天,还要举行认亲仪式,即把男主家族中的人全部请来,按长幼顺序,让新娘一拜见。长辈们也向新娘致以祝福,并送新娘见面礼物。
第三天为回门。新郎新娘要带礼物回到女方家。一一拜见女方的父母、舅舅、叔叔、伯伯等长辈,并同他们共同进餐。按习俗,不管路途多远,新婚夫妇要当天返回男方家。
第四天,新娘由小姑等陪同,上街买鱼、葱和松明等东西,分别表示鱼水之情、照亮前程和孩子聪明等含义。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送喜神的仪式。
祝福和祝愿的区别
祝福和祝愿的侧重点不同,祝福一般侧重于他人的平安,并且带有庄严的色彩,而祝愿则侧重于自己的愿望或者理想实现,同时有着热情友好的感觉,两者意思相近,属于近义词,另外祝颂也与祝福和祝愿意思相近。祝福和祝愿的不同祝福和祝愿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
中国的餐桌礼仪
中国餐桌礼仪分为入座礼仪和进餐礼仪,入座时要请客人先入席,然后请长者入席,而且要从椅子的左边就坐,并且进餐过程中,不能发出其它声音,只能夹自己面前的菜,就餐完毕后,不要在餐桌前剔牙。中国有哪些餐桌礼仪1、入座礼仪中国餐桌上有入座的礼仪。宴请...
蓝脸代表什么
蓝脸代表桀骜不驯、勇敢、勇猛的人物形象,常出现在京剧中,代表人物是京剧中的马武、谢虎、青面虎、窦尔敦等,除了蓝脸,京剧中也有黑脸、黄脸、银脸等形象,黑脸表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黄脸代指猛将,银脸表示神仙、妖怪。蓝脸是什么意思蓝脸是京剧脸谱中...
打脸充胖子什么意思
打脸充胖子意思是指一个人为了面子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最早的出处在作者姚雪垠著作中的《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中,原文大概意思是你也不要在我老张面前打肿脸装胖子,非让不要朋友帮助。打脸充胖子的含义打脸充胖子意思是指一个人为了死撑面子而做自...
会话和对话有什么区别
会话和对话的区别在于使用场合的不同,虽然两者都有着两个人或者多人谈话的含义,但是会话多用于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而对话则多用于描述性语言,我国汉字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虽然意思相近,但运用上大不相同。会话和对话的不同会话和对话在在于使用场合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