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黎族的生活从来都离不开竹文化,这种竹文化已经融入到了黎族人民每家每户的生活当中了,在黎族人巧妙的双手中,竹子被制成一个个小腰篓,不仅方面了黎族人的生活还能给他们带来经济收入。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黎族文化吧!
高低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植被,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景色总是那般让人心旷神怡。而路旁、村边和山里那些茂密的竹林,也总能引人注目,驻足观看,它们笔直的躯干,翠绿的叶片,婆娑的影子,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它们的形态,更具高风亮节的写意,怪不得我国古代的画家,要将竹子、梅花、松树合称为“岁寒三友”,挥就丹青墨宝流传千古。
竹,融入黎家的生活
每年“三月三”,到海南岛中部黎族地区旅游或做客的人们,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竹筒饭;而当你在山区徒步或探险,也常常能够看到腰间挂着竹篓的黎族同胞,竹篓里一般装着砍刀或镰刀等劳动工具;进入黎族村寨,房前屋后、家里家外触目所及的竹凳、竹篮、竹筐和竹屋,总让人感到竹子简直就是黎家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7年12月下旬,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清代黎族风俗图》,该书汇集了清代以来“无名氏”所绘制的《琼州海黎图》、《琼黎一览图》和《琼黎风俗图》等三册49幅彩色图画,多角度描绘了清代以来黎族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
《清代黎族风俗图》封面是一幅极具生活情调的画面:干栏式船形屋里有人在怡然自得地闲聊,有人正沿着低矮的木梯走向地面,屋子外头还有2位妇女在忙着手工活,2个在柴门内嬉戏的孩童和几只觅食的小鸡,愈发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
这样的画面在今天已经很难看到,不过,图中船形屋正面清晰可鉴、做工精致的竹编墙体,透露出黎族对竹子的利用由来已久。
记者这几年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采访,经常进出黎家村寨,发现用竹子制作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随处可见,而且形式多样,工艺各具特色,有的精细,有的粗犷,深感黎人就地取材的技艺有着高超和过人之处。
您可能还喜欢:
风格素朴简约的仫佬族服饰文化
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你对白族绕三灵文化了解多少?
什么是以西为贵,锡伯族民居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