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普米族的民歌是普米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史记,它不仅唱出了普米族历史的记忆,也反映出普米族人们勤劳勇敢,不畏艰险的精神。委婉悠久的普米族民歌是普米族文化的象征。
普米族民歌,是普米族的传统民歌。普米族民歌,分为时政歌、风俗歌(仪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类。《出嫁歌》、《接亲调》、《宴席歌》、《开门调》、《梳妆调》等风俗歌,反映了普米族的婚姻习俗。
《送羊经歌》和《指路经歌》等丧歌,反映了普米族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祖先的怀念。《祭山神》、《祭龙神》、《祭锅庄》、《退口舌》等仪式歌表现了普米族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此外,还有一些民歌歌颂了普米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表达了他们对旧社会剥削阶级的不满和反抗。
普米族民间歌谣有自身的严格划分,以演唱形式和体裁内容等特点划分为“哩哩”和“格黑”。“哩”是普米语,译成汉语是“吟唱、轻唱或收声唱”的意思,除此外还可以译作名词,指某一歌种的名称。“哩哩”类民歌,演唱者一般是学识渊博的长者和专门的民间艺人,在节日礼仪中和在一些风俗仪式的祭典上演唱。
“格黑”译作汉语即“唱”或放声唱之意,也可以译作歌名运用。兰坪、永胜一带的普米族称这类民歌为“吉哩哩”。“哩哩”有汉族民歌中的小调含义。着名的民歌有《古利歌》、《柞树叶子歌》、《贡嘎岭歌》、《放牦牛歌》、《煮茶歌》、《办酒歌》等。还有许多民间歌手。普米族同胞常常伴随着民歌的演唱,吹奏起笛子和葫芦笙,跳起传统的“锅庄”舞。普米族的民间歌谣还有《哄娃娃调》、《跳舞歌》等。
普米族音乐有各种曲调。例如“推磨歌”,“煮茶歌”,“撒麦歌”,是妇女们喜爱唱的歌,“在皇帝家里”、“贡嘎岭歌”、“外侄给舅舅拜年”等,则是老年男子常唱的歌子;青年人喜欢“阿利约利”的调子。
这种曲调的唱词,大多现编现唱,有短的,也有长的,可以表达哀怨忧伤的情感,也可以表达欢乐和爱情,可以独唱,也可以两人对唱。此外,还有“扎尼笼跌”曲调,是专用于大合唱形式的;由一人领唱,众人随和。“客坦”曲调,是专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演唱的。
普米族的民歌音乐曲调主要有呀哈巴拉、阿辽辽、那布升洛等。呀哈巴拉,是一种较古老的民间曲调,旋律悠长委婉、节奏自由,高区一般用假声唱,开头常用一个弱起引子作为补充乐句,旋律从低音乐向高音区行进,末尾又回到原来的起音上,前后呼应。
阿辽辽,这种曲调一般不带引子,而是以一个较高的主音作为开头,一开始就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阿辽辽一般用以唱情歌、山歌等抒情的民歌。那布升洛,是人们对歌时常用的曲调,有鲜明的节奏规范,由一问一答上下关联的两句构成。
您可能还会喜欢:
源远流长的福建妈祖文化
优美的壮族山歌文化,你知多少?
斡日切:一个表现天鹅优雅姿态的舞蹈
怒族特色民居:千脚落地房
金文是什么时候的文字
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字,具体指的是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当时的青铜材料叫做金,所以又被叫做金文。商朝发展阶段在创始阶段,西周属于金文发展阶段,而东洲则属于金文鼎盛时期,秦汉统一天下后才不再使用金文。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字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
甲骨文可以用什么来形容
甲骨文可以用因形生字来形容,因为大部分的甲骨文都是根据事物的现实形状创造的,字体与实物非常相似。它因镌刻或书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最初的作用是用来占卜,直到人们发现这种文字后才将其命名甲骨文。甲骨文可以用因形生字来形容甲骨文可以用因形生字...
金文一般指篆刻在哪种材料上
金文一般指篆刻在青铜材料上的文字,具体指的是殷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当时的青铜也被叫做金,所以得名金文。殷周金文几乎都被铸造在青铜器内侧,里面的内容记录了当时生活中各项是大小事,清楚的反应了殷商时期人们的生活。金文一般指篆刻在青铜材...
甲骨文可以注册商标吗
甲骨文可以注册商标,在商标法规定中有明确说明,在没有被人先注册商标的情况下,只要不违反商标法的规定,就能够提交商标注册申请。甲骨文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对我国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巨大影响。甲骨文可以注册商标甲骨文可以...
甲骨文可以当药材吗
甲骨文不可以当药材,甲骨文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将甲骨文作为药材是在破坏文物,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单从甲骨文的材质来看,甲骨文是可以作为药材的,因为甲骨文的材质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在中医里面是一味药用价值极高的药材。甲骨文不可以当药材甲骨文不可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