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蒿芽在一般人的眼里可能就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可以拿来食用,有食疗的作用,仅此而已。但是在达斡尔族人民的心中柳蒿芽拥有着不一样的地位。经过历史的发展甚至在达斡尔族文化都留有一席之地,在我国民族文化里是个特殊的存在。
柳蒿芽,达斡尔语称“昆米乐”,是达斡尔人从小酷爱食用的野菜。一提起柳蒿芽,使人很自然地会想到达斡尔族,人们说它是达斡尔人的象征。反映达斡尔等民族生活的本民族作家作者的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柳蒿芽味。达斡尔族文学的特质之一“柳蒿芽”文学,随着达斡尔族“柳蒿芽”文化的发展应运而生。
达斡尔族的民俗和民间文学中浓郁的柳蒿芽味是“柳蒿芽”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民俗事象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达斡尔人喜食柳蒿芽习俗的形成,首先是由生活环境决定的。
他们居住的地方遍地生长柳蒿芽,为达斡尔人民世世代代的采集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场地,二是因为整个民族喜好柳蒿芽微苦浓香的特殊味道,三是达斡尔族对它有别具一格的制作方法。
达斡尔人世世代代喜食柳蒿芽的习惯流传至今不衰,表现出这种民俗事象顽强的传承性。达斡尔人常说:“没有江河的地方,达斡尔人不安家;没有流水的地方,不长柳蒿芽。”达斡尔人逐水草放牧、种田、打猎,吃惯了生长在河边、江沿的柳蒿芽。
由这种饮食风俗形成的民俗特点就更是丰富多样了。柳蒿芽不只是做成汤菜,而且能做凉拌菜、菜馅等美味佳肴。人们常常是专吃柳蒿芽,而忘记主食稷子米干饭、苏子饼等。柳蒿芽还有健脾开胃、解毒消暑等功能。达斡尔人尊崇柳蒿芽,姑娘们还把它装在自己精心绣制的荷包里送给情人,做定婚信物。
柳蒿芽在达斡尔人心目中占有不可动摇的位置,人们对它的感情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日益加深。柳蒿芽养育了达斡尔人,在达斡尔人的心理扎下了根。达斡尔人离不开柳蒿芽。达斡尔人南迁至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头几年,他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只好采集在外兴安岭和大兴安岭都生长的柳蒿芽度饥荒,熬日月。
因此达斡尔人称它是“救合菜”。达斡尔人靠着它,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才得以生存繁衍。在柳蒿芽那浓香微苦的味道里,饱含着多少达斡尔人的苦难与欢乐啊。达斡尔人对它的真挚感情是从苦难的历程中培植起来的,是不可磨灭的。
大篆和小篆的区别
大篆大概起源于西周后期,特点是线条化,看起来更加简练生动,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是历史上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小篆大概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形体偏向长方形,线条粗细基本一致,是让大篆标准化的过程。1、起源时间起源时间是大篆和小篆的主要区...
小篆是哪个朝代的
小篆产生于战国时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政策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字定型的开始。一直流传至中国末年期间,大约公元8年,小篆才逐渐被隶书取代。小篆产生于秦朝小篆产生于秦朝,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大篆与甲骨文的区别
甲骨文的字形比较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是商朝的文化产物,也是汉字的早期形式。而大篆字形结构相对比较整齐、规范,起源时间相对早于甲骨文,是在甲骨文和其它早期文字基础上简化、规范,是方块字的基础。1、字形结构字形构造是大篆和甲骨文的区别之一,甲骨...
大篆与小篆有何异同
大篆是籀文、金文、石鼓文等文字的统称,它的用笔与甲骨文的风格比较相似,风格浑厚朴茂,结体绚烂多姿。小篆是以秦篆为基础不断简化规范的一种文字,笔法比较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对于中国文字演变有促进作用。大篆和小篆的异同大篆是...
大篆是金文吗
大篆包括金文,广义上的大篆是小篆之前的文字,主要包括金文和籀文。大篆是西周后期使用最普遍的书体,在大篆发展的过程中,字体的线条变得粗细均匀、简练生动化,字体结构越来越规范,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包括金文大篆包括金文,广义上的大篆是小篆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