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从古至今仍保留着用鲜嫩茶叶制作的凉拌茶当菜食用,是极为罕见的吃茶法,也是基诺族喜爱的“拉拨批皮”,即凉拌茶。说凉拌茶是一种饮料,还不如说它是一道菜更确切,它主要是在基诺族吃米饭时当菜吃的。这么特别的基诺族文化,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基诺族的凉拌茶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利用茶的方法,是基诺族最具特色的茶文化遗产之一。世居攸乐山的基诺族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发现了茶的价值,创造了独具特色、丰富精彩的茶史与茶文化。
凉拌茶的做法:采下鲜嫩的茶叶,洗净双手搓揉至碎放入碗内,加入柠檬叶、大蒜、山八角、辣椒、食盐等调味料,放入相应的各种或荤或素的配料,加入适量生水或凉开水拌匀后,即可食用。不同的季节,各种配料也不同。依配料区别,凉拌茶常见的组合有:嘎哩罗凉拌茶、臭菜凉拌茶、鸟肉凉拌茶、螃蟹凉拌茶、杂伴凉拌茶、酸蚂蚁蛋凉拌茶、熟甜笋凉拌茶、生甜笋凉拌茶、白参凉拌茶、蘑菇凉拌茶、干巴凉拌茶、凉拌茶拼盘、百衲凉拌茶等。
基诺族凉拌茶对研究茶的使用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是研究人类认知茶叶过程的活化石。可以推想,茶之为用,最早是从咀嚼鲜叶开始。茶叶原是天然的植物茎叶,其为人们所广泛利用,必然要经历采集鲜叶食用的阶段,然后才能逐渐产生各种制茶方法。
基诺族的茶史与文化从凉拌茶开始,经历了四个阶段——火燎鲜茶、天工茶、竹筒茶、铁锅蒸茶。
火燎鲜茶:手持大叶鲜茶细枝,在炊烬上反复燎烤,直至茶叶干黄卷曲发出香味(其实具有杀青作用),放入竹筒烧煮,便可饮用。
天工茶:取鲜茶叶,用冬果叶(或大白叶、芭蕉叶)包裹二至三层,放在火中烧烤,烤出茶叶的焦香味后,取出晾干储存。
竹筒茶:用长约40公分的新鲜竹筒,放入鲜茶,用木棒边舂边填,直到填满舂紧,用芭蕉叶盖紧竹筒口,在火上烧烤,待烤出鲜茶与竹子的清香味,剖开竹筒即成筒状干茶。
铁锅蒸茶:铁锅上置甑子蒸茶,使基诺族的茶文化面貌为之改观,制茶生产力大为提高。
以上基诺族的用茶、制茶方式,至今在攸乐山完整保存。从基诺族食用鲜叶到加工制作各种干茶的发展过程,可以窥见中国茶文化的衍变轨迹。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主要就是性质不同,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音节则是元音或辅音组成的发音音节。音序必须是大写,同时音节内也包括音序,但是写音节的时候没有声调。音序一共有25个字母,而音节会根据不同的音序组成更多的音节。1、性质音序一般音...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颜料怎么调色
想要颜料调色,要先准备好颜料等工具。注意调色的时候要先调配小样再调配大样,这样才不会浪费颜料。调色要以主色为主,如调配红色的时候,先加正红色再根据要求加入浅色或者深色。调配颜料时要保持湿润,有必要时可以加入活性剂固色。步骤1准备工具: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