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是一个有故事的民族,瑶族文化也因此蕴含深厚。说起瑶族猴鼓,大家肯定不陌生吧。每逢瑶族节庆日,都可以听到瑶族漫山遍野都是猴鼓的声音。
猴鼓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已经在瑶族流传了上百年的历史。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瑶族民间文化遗产:瑶族猴鼓吧。
相传,每逢瑶族的达努节(又称瑶年或祖娘节),布努支系的瑶族人民,便在农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举行三天盛大的民族节日,纪念祖先反抗封建王朝取得的重大胜利。届时,瑶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鼓堂进行庆祝活动。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表演的民间舞蹈有猴鼓舞、铜鼓舞、芦笙舞、牛角舞等,舞者边奏边舞,气氛极为热烈,反映出瑶族祖先的对敌斗争和生产活动。
乐器结构
鼓框多用整段樟木掏空制成,呈圆形坐墩状,两端鼓口直径25厘米、鼓高35厘米,鼓腰稍大,腰径27厘米,两端蒙以山羊皮,皮面大于鼓口20厘米,周围边缘钻有若干小孔,每两孔间穿以小木棒,两鼓皮相对应的小木棒用绳索往返勒紧,绳索中间穿以小木棒绞紧,后再打进木楔,鼓皮即可绷紧(图)。鼓棰木制,直棒形,棰长30厘米。
演奏时,多将鼓置于鼓架上,奏者站立鼓旁,双手执棰击奏。也可鼓身系带挂于颈项,鼓置腹前,边击边舞。还可一人背鼓,另一人边击边舞。音色铿锵粗犷。主要用于瑶族民间舞蹈《猴鼓舞》伴奏。舞者通常为十二人,多少不限。
表演人都化装成猴子,分别敲击猴鼓、小锣、小钹,或手执金箍棒、芭蕉扇等各种道具,模拟猴子的跳跃、抓痒、嬉戏等动作,欢跃起舞,整个舞蹈的起始、疾徐,也都以猴鼓的节奏为据。在瑶族的达努节,人们集体表演《猴鼓舞》,高亢的鼓声,矫健的舞步,为节日增添了热烈的气氛。一连数日,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从前,有个瑶家老人叫卜努,住在平湖大江旁边,祖祖辈辈都是给侯爷帮工,受尽凄苦。到了卜努这一辈,侯爷与隔江的万户侯爷争夺地盘打起仗来了。侯爷为了取胜,就要所有的帮工上战场,不去的就要挨千刀万剐。卜努看到侯爷这般凶恶,再也不能在这里等死了,就暗地告诉瑶家弟兄——三十六计,跑为上计。
您可能还会喜欢:
详解:汉族春节的民风民俗
侗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之一:侗族花炮节
惟妙惟肖的侗族芦笙舞文化
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侗族木楼
楷书需要准备什么
练习楷书需要准备临摹字帖和书写工具。临摹是练习书法的基础,便于更快掌握正确的运笔和书写方式,而合适的书写工具才能保证书写更加流畅、轻松。但最需要准备的是足够的毅力,只有花费大量时间坚持练习和研究,才能真正练习好书法。1、临摹字帖练习楷书首先...
楷书需要学多久
想要学好楷书通常至少需要花2年时间,但具体花费的时间取决于个人对楷书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楷书的书写可概括为“写、挺、准”三个字,只有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才能更快练习好楷书。楷书需要学习的时间想要学好楷书通常至少需要花2年时间,但具体花费的时间...
楷书能写快吗
楷书不能写快,主要是因为楷书本身并不属于快速书写的书体。练习楷书时非常注重笔法和用笔方式,每个笔画都需要用不同的笔法去体现,且笔画之间要有一定关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练习好笔法和用笔才能练好楷书。楷书不能写快楷书不能写快,主要是因为楷书本身并...
楷书需要练多长时间
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但是想要让笔法更有深度和灵气,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和研究。楷书是一种非常讲究用笔方法和笔法的书体,需要有足够的毅力、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练习好。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楷书一般需要练2年以上才能练好,但是想要让笔法...
楷书需要注意的地方
书写楷书主要需要注意书写工具、执笔坐姿和心态三个方面。要求书写工具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坐姿遵守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原则,纸笔方式也要正确,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书写好楷书。1、书写工具书写工具是书写楷书需要注意的事项之一,比较常见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