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外出游玩时,最好还是能提前了解一下当地的特色风俗。就如佤族,他们的恋爱形式就有些特别,是以梳头情话来选择意中人。如果有佤族姑娘钟意你,而你却傻傻的不知道,闹出乌龙来就不好了!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佤族文化吧!
我省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恋爱形式多姿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佤族人的恋爱形式———“梳头情话”独特而有趣,是一种融情、乐、歌、舞、礼、德为一体的特色风情。
“梳头情话”是佤族青年男女选择意中人的重要内容。生活在澜沧江、怒江亚热带丛林山寨的阿佤人,除了同姓不得恋爱婚娶以外,学会农作以后便可以谈恋爱。司诺(小伙子)与“崩格”(小姑娘)的恋爱,一般是在秋收时节和冬春之际进行。当月亮出山照亮竹楼之时,“司诺”换好干净衣服,肩挂挎包(里面装着给“崩格”的礼品和烟具等物),手拿乐器(木琴或芦笙、笛子),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吹弹着乐器到“崩格”家去“串”,享受“梳头情话”之乐,寻求人生的伴侣。
佤族“串姑娘”活动不限人数。可以几个“司诺”同时串几个“崩格”,也可以是一个“司诺”同时串几个“崩格”。乐声是一种信号,姑娘听了乐声后,即使已入睡也要起床开门相迎;姑娘的父母听到乐声后就避开让女儿尽情地谈唱。
“司诺”被“崩格”迎进门后,在火塘边的竹凳坐下,通过“一喝、二吸、三饮、四唱、五梳头”与“崩格”进行情感交流。首先是“崩格”烧火烤茶泡茶水给“司诺”们喝。接着是‘崩格’传草烟给“司诺”抽吸。夜深时,“崩格”就泡水酒给“司诺”饮,以表盛情。
在此之间,可以谈及生产、生活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互相交流,沟通情感。如果说话投机,“司诺”把带去的“礼物”(烟、酒、水果之类)送给“崩格”,并以乐传情,弹唱开来。
崩格动心了,就抬竹凳到凉台上坐着,看着明亮的圆月等待给“司诺”梳头。
这时,“司诺”开始唱“请调”,进行求爱试探,“崩格”答唱。歌词一般是:阿妹,拿出你的好烟给哥抽/拿出水酒喝个醉/月亮挂在树顶上/拿出梳子梳哥头/。“崩格”回唱:隔山隔水不隔音/阿哥的声音如春风/只要阿哥不嫌丑/阿妹哪忘阿哥情。
梳头开始,姑娘认真地给到场的每个小伙子梳理头发。如果是几个小伙子串几个姑娘,梳头则由姑娘自由选择。梳头时,又边梳头边唱或娓娓交谈。在梳头中,小伙子感觉姑娘对自己有了特殊的深情时,就大胆唱情歌表示求爱之心。
佤族的这种“梳头情话”的恋爱形式是一种民族的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具有特色的恋爱形式的一种,同时也是佤族文化的一种多元化的表现。
您可能还喜欢:
佤族祭祀活动中的镖牛活动文化
别具一格的东乡族建筑
东乡族古老的传统习俗,吃平伙
佤族祈求平安的传统习俗:摸你黑
甲骨文与现代文的对比
甲骨文是因形生字,它的字形于实物非常相似,刻画文字时直线用的比较多,文字大小错落,疏密有一定变化。而现代文完全脱去了甲骨文因形生字的特点,笔画的横竖、撇捺、曲直都能很好的表达,文字整齐、规矩,内容会更加直观。甲骨文和现代文的对比甲骨文和现代...
甲骨文与金文的异同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特点是因形生字,起源于商朝时期,距今至少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而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面的铭文,特点整齐、古朴、厚重,起源时间与甲骨文相比较晚。1、性质不同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也有契文、...
甲骨文是什么时期的文字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古老的汉字雏形,也是现存王朝时期最古老的的成熟文字。除殷墟甲骨文外,河南贾湖遗址和贵州地区的汉墓群出土的陶器上也发现了各种最早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距...
小篆与大篆的区别图片
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全国实行“书同文”而统一出来的一种规范文字,笔画相对较细,字体有一定法则。而大篆是籀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书体的统称,线条明显粗细不匀、字形结构不够整齐,分布结构的法则没有规律化。小篆和大篆的区别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全国...
小篆与汉仪有什么不同
汉仪篆书比较接近秦篆的风格,结字多为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结构上紧下松。而方正小篆比较接近汉篆和明清名家的篆书书写风格,构型十分协调,给人一种整体美。而小篆在古文内还属于纯构型线条字体,具有线条均匀,笔画分布对称的特点。小篆和汉仪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