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羌族人的历史几乎都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用口传承下来的。而音乐是人们对大自然、生活、情感向往的一种表达方式。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羌族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已记载有羌人的活动。现今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茂县、理县、汶川境内和黑水、松潘及其东邻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毗连的部分地区,所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两大方言,无本民族文字,很早以来就已通用汉文。
羌族人民勤劳朴实、能歌善舞,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深厚及独特的民间音乐。作为羌族民间音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羌族多声部民歌则深深根植于羌民族的艺术土壤之中,与羌族人民的生活紧紧相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映衬着先辈们艺术创造的历史光辉。
一、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历史
羌族多声部民歌产生于何时,目前尚是一个比较复杂难以解答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羌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它的历史文化主要通过羌族人民世代口传心授传承下来。因此,记载羌族历史的文献资料十分有限,至于研究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历史就更无法从史料入手。
但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去推断羌族多声部民歌存在的久远:其一,古老的歌唱习俗。自古以来,富有音乐天性的羌族人民“以歌代文”,用歌声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后代,并且在辛勤的劳动中,歌唱大自然,歌唱生活,憧憬未来。
其二,原始的生产方式。产生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羌区多在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山峡谷地带。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羌民生产方式原始,生产力低下,在此种环境中生存,主要依靠集体劳作,长期以来互助互爱,而多声部民歌也自然在这样的集体劳动中产生。
其三,古老的歌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歌词除歌唱者即兴编创之外,大多由世代相传而来,有时演唱的多声部民歌连歌唱者自己也不清楚其具体的含义。这说明目前的羌语与古时羌语有一定的区别。语言的发展在经历漫长的时间的同时也会发生某些演变,以至于现今羌民无从知道自己所唱歌词的具体含义。由此可见羌族多声部民歌产生之久远。
您可能还喜欢:
盘点: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大全
花竹帽,毛南族的定情信物
朝鲜族农耕文化,你知多少?
毛南族肥套,承载美好愿望
甲骨文与现代文的对比
甲骨文是因形生字,它的字形于实物非常相似,刻画文字时直线用的比较多,文字大小错落,疏密有一定变化。而现代文完全脱去了甲骨文因形生字的特点,笔画的横竖、撇捺、曲直都能很好的表达,文字整齐、规矩,内容会更加直观。甲骨文和现代文的对比甲骨文和现代...
小篆与大篆的区别图片
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全国实行“书同文”而统一出来的一种规范文字,笔画相对较细,字体有一定法则。而大篆是籀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书体的统称,线条明显粗细不匀、字形结构不够整齐,分布结构的法则没有规律化。小篆和大篆的区别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全国...
甲骨文是什么时期的文字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古老的汉字雏形,也是现存王朝时期最古老的的成熟文字。除殷墟甲骨文外,河南贾湖遗址和贵州地区的汉墓群出土的陶器上也发现了各种最早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距...
小篆与汉仪有什么不同
汉仪篆书比较接近秦篆的风格,结字多为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结构上紧下松。而方正小篆比较接近汉篆和明清名家的篆书书写风格,构型十分协调,给人一种整体美。而小篆在古文内还属于纯构型线条字体,具有线条均匀,笔画分布对称的特点。小篆和汉仪的不同之处...
甲骨文与金文的异同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特点是因形生字,起源于商朝时期,距今至少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而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面的铭文,特点整齐、古朴、厚重,起源时间与甲骨文相比较晚。1、性质不同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也有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