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用肢体姿态来抒发、表达情感、传达生产技能与信息的行为,没有地域、国界、种族和民族之分,是人类共通的形体语言与心灵感悟。
在研究和探索北方达斡尔族文化原始狩猎歌舞发展和沿革的变化轨迹方面,鲁日格勒舞如同一件“活化石”。
“鲁日格勒”的汉语意思为“燃烧”或“兴旺”,达语“鲁日格勒贝”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因为表演时边舞边喊“罕伯、罕伯”,所以“鲁日格勒”又有“罕伯舞”之称。
鲁日格勒来源于达斡尔族的劳动生产生活,因此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类斗闹的内容及舞蹈形象。由此可见,鲁日格勒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植于莫力达瓦地区的《鲁日格勒》,是跳跃在达斡尔人生命中的音符,是流淌在达斡尔人血液里的旋律。鲁日格勒的舞蹈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情态,也有表演欢乐情绪和嬉戏动作的,摹拟各种动物的动作,如雄鹰翱翔、布谷鸟盘旋、小鸡斗架等。
鲁日格勒是布特哈地区达斡尔人对民间舞蹈的称谓。也反映了达斡尔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的早期狩猎时代。鲁日格勒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古代达斡尔在春意微透的夜里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唤,于劳动之余以舞蹈形式抒发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
鲁日格勒以呼号和歌唱来统一和协调众人舞蹈的步伐、节奏,是歌与舞的一体化。跳鲁日格勒时一般两人为一组,众人形成圆圈舞蹈。表演时上身和手臂的动作比较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
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旁观者可以随时随地加入队伍起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高潮时,同时发出“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
对于鲁日格勒舞蹈的程序,一般认为有三个阶段。开始的时候以唱歌为主,曲调悠扬缓慢,委婉动听,随着歌曲的节奏滑步慢舞,继而以舞为主,歌曲转为欢快,舞步随之加快。
最后进入高潮时,歌唱变为“哲嘿哲”、“德乎达”、“哈莫、哈莫”等简短有力、风趣动听的呼号。对舞者一手叉腰,一只手臂一收一伸地向上挥动,形成对打、对挡的架势。这时另外一人及时上场,以同样的舞姿插入其中,为对舞中处于弱势者解围。直到人们尽兴,这一场舞蹈告一段落。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很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是达斡尔族欢乐吉祥的缩影,是古老的民间舞蹈遗存。反映了达斡尔族早期狩猪生活的情景、早期舞神崇拜,从而构成了相应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达斡尔族许多劳动、生活的情景和审美情感。
鲁日格勒民间舞蹈没有乐器伴奏,用歌曲或呼号来统一舞蹈节奏及舞姿。舞蹈曲调一般比较明快,节拍严整,同时舞歌或呼号也可单独演唱。舞歌或呼号充满热情、风趣、欢乐,能感染民众,联系情感,舞蹈简洁华丽,自然古朴。包括有几十种为舞蹈伴奏的歌曲、呼号。它是积淀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是达斡尔族群众十分喜爱和珍重的民间集体文化活动。
甲骨文是什么时期的文字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古老的汉字雏形,也是现存王朝时期最古老的的成熟文字。除殷墟甲骨文外,河南贾湖遗址和贵州地区的汉墓群出土的陶器上也发现了各种最早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距...
小篆与汉仪有什么不同
汉仪篆书比较接近秦篆的风格,结字多为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结构上紧下松。而方正小篆比较接近汉篆和明清名家的篆书书写风格,构型十分协调,给人一种整体美。而小篆在古文内还属于纯构型线条字体,具有线条均匀,笔画分布对称的特点。小篆和汉仪的不同之处...
小篆与大篆的区别图片
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全国实行“书同文”而统一出来的一种规范文字,笔画相对较细,字体有一定法则。而大篆是籀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书体的统称,线条明显粗细不匀、字形结构不够整齐,分布结构的法则没有规律化。小篆和大篆的区别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全国...
甲骨文与现代文的对比
甲骨文是因形生字,它的字形于实物非常相似,刻画文字时直线用的比较多,文字大小错落,疏密有一定变化。而现代文完全脱去了甲骨文因形生字的特点,笔画的横竖、撇捺、曲直都能很好的表达,文字整齐、规矩,内容会更加直观。甲骨文和现代文的对比甲骨文和现代...
甲骨文与金文的异同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特点是因形生字,起源于商朝时期,距今至少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而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面的铭文,特点整齐、古朴、厚重,起源时间与甲骨文相比较晚。1、性质不同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也有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