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丁巴是锡伯族婚俗中最具有特色的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是源自于古代的抢亲遗俗。这种娱乐节目的输赢在于双方的聪明与机智了,不过,举行这游戏的目的在于狂欢,输赢已经不是看得那么重要了!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锡伯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是打丁巴。打丁巴是婚娶中的一项礼仪性娱乐活动,具有“抢亲”和抬高女方家门第的意义,可能渊于古代的“抢亲”制和母氏社会的遗俗。女家筵宴后,要将直系亲属的长者留下,坐镇“打丁巴”这项活动,按辈份排坐炕头上,由女家最长者或是推举一人主持仪式。同时,女方还要组织一帮青年男女压阵。
男家娶亲的队伍中,专门选6名能唱会道或能操奏乐器的年青年组成打丁巴。他们在奥父、奥母的带领下列于堂前,由奥父向坐炕头上的女方长辈们一一介绍。
女家的长者明知而故意发问:“你们兴师动众,有什么贵干?”
奥父行跪礼说:“尊敬的长辈们,女家的大宴已经结束,我们特来娶贤淑的新娘,并向众老敬杯辞行酒。”
这时,奥父执酒瓶,奥母托酒杯,由新郎依辈份身长辈敬酒。
“甜啊!”众长辈说,“太阳落了星星出来,月亮落了太阳出来,可我们的姑娘不能在没有星星,没有月亮,没有太阳的时刻行走呀?”
“尊敬的老人们,我们已商定好了时间,请各们长辈许诺”。于是,奥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启轿“时辰书”当众宣读,并递交给长者,长者们假意过目后,递给其他人,两传三传,时辰书被藏匿起来,故意说好多人都没有看到,再让奥父宣读时辰书。这时,奥父、奥母就得表演节目。
实际上,“打丁巴”活动一开始就具有故意发难的娱乐性质,打丁巴的每个人都自报姓名,自演节目,或是独唱,或是舞蹈,或是曲艺,或是即兴演唱。在这场活动中,长者们是逗趣者又是评判者,奥父、奥母不仅是技艺表演的组织者,也是即兴凑趣、常常引起哄堂大笑的指挥者。女家压阵的年轻人“起哄”、“找岔”,常常让打丁巴反复表演,逼得无法就学狗学鸡叫,或是做个怪相。气氛热烈,充满情趣。
打丁巴还有“护驾”的作用。旧时迎亲时多骑马,新娘坐喜逢车,打丁巴的年青人总是围护着喜逢车。习惯上喜车不给任何车辆让路,偶有喜车相遇,双方打丁巴的小伙子常各恃其强,强行争道,通常也是经协商,各让一轨而行。娶亲到家后,打丁巴的小伙子把陪嫁的物品搬进新房,便算完成了使命。
女家送亲的队伍从男家返回时还有“偷”碗碟、筷子的习俗。送亲队伍坐上返回的车骑后,才将所“偷”之物示给新郎,并迅速策马往前赶。新郎家的人们也早有准备,抢先拦车挡驾,并派人“搜缴”,或是提上酒依次敬酒,或由新郎跪礼歌、跳舞,送亲人才肯交还什物。但最后还得留下一对碗和一双筷子。第二天新郎要专程止一瓶酒去看望岳父母,岳父母才把碗筷还给女婿。
合欢酒的抢肉习俗也颇有意思。合欢酒仪式,由奥母主持,奥母把两杯酒左右相互交换几次后,同时递给新郎和新娘,等新郎新娘喝完酒,围在桌边代表男女双方的力量便同时抢夺摆在桌上的边骨肉,哪一方抢上骨头,表示日后哪一方就是强者。
您可能还喜欢:
浅谈瑶族达努节文化
白族建筑文化,白族照壁文化
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瑶族干巴节文化
指尖上的满族剪纸文化艺术
金文一般指篆刻在哪种材料上
金文一般指篆刻在青铜材料上的文字,具体指的是殷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当时的青铜也被叫做金,所以得名金文。殷周金文几乎都被铸造在青铜器内侧,里面的内容记录了当时生活中各项是大小事,清楚的反应了殷商时期人们的生活。金文一般指篆刻在青铜材...
金文是大篆吗
金文是大篆之一,广义上的大篆指的是指小篆之前的所有书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等几大书体。金文也叫做铭文,它是指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所有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总称。金文是大篆之一金文是大篆之一,广义上的大篆指的是指小篆之前的所有书体,...
金文是什么时候的文字
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字,具体指的是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当时的青铜材料叫做金,所以又被叫做金文。商朝发展阶段在创始阶段,西周属于金文发展阶段,而东洲则属于金文鼎盛时期,秦汉统一天下后才不再使用金文。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字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
金文是汉字的一种吗
金文是汉字的一种,它是中国古汉字书体名称之一。它的名字由来是因为文字被铸造在青铜器上面,而青铜材料在当时被叫做金,所以才有金文之称。金文应用的时间长达800年,是我国研究商、西周、春秋、战国历史最宝贵的资料。金文是汉字的一种金文是汉字的一种...
金文是什么
金文是一种书体,是中国古汉字中的书体之一,它出现的时间在商周时期,和甲骨文属于同一个体系的文字。而金文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金文被铸造在青铜器上面,而青铜类材料在当时被叫做金,所以得名金文。金文是一种书体金文是一种书体,是中国古汉字中的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