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我们中国一个比较大、比较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四位,主要聚居于贵州、湖南等地。大家对于苗族医药应该并不陌生,但是大家对于苗族医药的一些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苗族的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在苗族的村寨及苗族的古歌中,常流传这样的歌谣:“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一个药王,身在四方,三千苗药,八百单方”。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将药物分为冷药和热药两大类,认为甜、麻、香、辣属热药,用于治冷病,归冷经;酸、苦、涩属冷药,用于治热病,归热经。湘西苗族医师认为药有止、补、通、散功能,并总结出“以热治冷”、“以冷治热”、“以通治闭”等用药规律。苗族医药的特点,以单方较多,复方较少,多为一方一病。
苗医总结出不少口诀,如“爬不得坡,离不开矮陀陀”上不得坎,离不开倒触伞“打得一身垮,离不开四块瓦”打得一身粉碎,离不开四叶对“要得一身松,离不开木通”周身发麻,离不开乱头发等。苗族医药另一特点是其药物具有奇特功效和神速的疗效。如湘西苗医的伤科医术特别着名,有“刀伤枪伤,痛不可支,一经敷药,血痛立止,肿胀渐消,不数日而愈”。严重枪伤经敷药后不但可生肌,而且可使子弹退出。熊希龄曾对此称赞说:“子弹无足自退出,全凭苗医华佗功。”因苗医疗效显着,贺龙元帅在湘鄂川黔边区进行土地革命斗争时,也多次指示部队“要动员苗族医药师随军前进”。
在苗医的发展史上,有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着“巫医合一”的特点。此时的巫医治疗疾病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历史现象。巫师是苗族早期社会的一种分工,他们又是苗族最早的知识分子。由于医药经验的积累,有一部分巫师掌握了一些医疗技术,施行巫术的同时还用草药和其他方法治病。后来,随着巫医社会地位的下降,部分巫医分化成了职业苗医。由于对许多疾病的发生无法解释,对危重病的发展无法理解,只好求助于鬼神而与巫“合作”,即彼此利用又互相对峙,形成“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的局面。据黔东南10个县的调查统计,巫与医并用的现象到现在某些局部地方仍然存在
苗族医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他们以自己的创造精神和民族文化形式创造了自己的传统医药,成为我国各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苗药的药效显着,故近年来贵州在开发苗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对苗族医药的深入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苗族医药将会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