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的称呼,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的少数民族。都非常注重礼仪,其中像尊敬老人、互相帮助这种举手之劳的事情,大家都非常乐意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他们。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布依族文化吧!
布依族在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礼仪,讲究礼节。
尊敬老人:老年人在村寨中普遍受人尊重,每逢重大事情,都要先请老年人来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无论外出做客或亲戚来访在堂屋吃饭,正中的上席座位要让给老人;吃饭喝酒时要双手抬送老人,否则,被认为不敬或失礼。
互相帮助:布依族向来有“换手抓背、邻里相帮”的传统。无论是谁家建房造屋、婚喜、丧葬一应大物小事,大家都自觉来帮忙。得到帮助的人家,则热情款待。
布依族非常好客,不管是谁家来了亲戚朋友,都要邀请邻里来陪。尔后,邻居则宴请主家和客。若时间紧而来不及,邻里就把酒菜搬来大家共同宴饮。
若遇陌生人过寨中或寨门,行人会被真诚地招呼进屋,并热情招待。请客人吃饭,主人一定要作陪,招待客人饮酒,要尽情地劝“三格档”,若客人真的酒量小,不能多喝,才给客人添饭。
布依族人家平时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但客人来到,则杀鸡款待,否则主人一定过意不去。
布依族不论年纪大小,一律按辈份称呼,对陌生人,则以年龄大小称呼。通常五十岁以上称作“表公”,比自己大十几岁者称“表叔”,与自己年龄相仿称“表哥”。有的为了尊称,也有跟孩子喊的。因而常见年纪大称年纪小者为“哥”,同辈份相称为“叔”的情况。
女青年出门作客一般四、五人,至少也应两人。男青年作客一人也可,但正常情况下都是两人以上。无论是男客或者女客,都有人来陪唱山歌。
凡是亲戚朋友到家,家中老幼均集中起来一一照面,然后各自才去做事。
无论男女老少,公众场合衣服要求整洁,说话要轻言细语、谦逊、诚恳、尤其是青年妇女。
宴客食俗: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
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一唱出来。
您可能还喜欢: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简介
优美的朝鲜族舞蹈文化
布依族丰富多样的布依族酒歌
神奇、精美的白族木雕文化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