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们在结婚时常常需要八台大轿迎娶新娘子过门,大户人家更是载歌载舞三天三夜不停歇。舞蹈作为一种表达人们感情的行为,被运用在众多场合,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婚礼上更是闪闪夺目,锦上添花。那么,你想知道东乡族哈利舞的特色吗?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东乡族文化吧!
东乡族聚居的地方大都为高山峻岭、道路崎岖不平,行走都要上山下坡。妇女在狭窄的地埂阡陌中行走时,往往头部也左右摆动,体态显得轻盈柔婉。
又因宗教影响,东乡族妇女在气质上比较含蓄端庄,这些都在民族文化尤其是传统舞蹈中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东乡族传统的婚礼仪式上,一般都要跳哈利舞,其曲调优美动听,载歌载舞,情趣盎然。
婚礼上的哈利舞
关于哈利舞的由来,在民间故事“绿寡妇斩蟒”中略有描绘。据传在东乡的康持黑山中,有一蟒怪吞食人畜,扰得村寨不安,土司为此张榜招贤为民除害。
一个被人称做绿寡妇的东乡族少妇,因丈夫被蟒所害,悲愤交集,便毅然应招前往。她提着一壶药酒走至蟒洞,对跟随她的人们说:“我若喊‘哈利啊宏纳’,你们就往前行;我若喊‘折回啊宏纳’,你们就隐藏”。说罢她就进入洞口,将药酒放置蟒前。
蟒闻到酒香一饮而尽后沉醉。绿寡妇就呼唤大家进了洞,不料蟒又睁开双眼,绿寡妇忙呼退众人。如此反复三次,蟒始醉倒,遂被众人剁成肉酱,为地方除一大害。
此后,每逢喜庆日子或当新娘被接到新郎家后,本村村邻、亲友要前来呼喊“哈利”表示庆贺。首先由邀来的“拿杜池”(民间演唱艺人)领头呼喊“哈利”,众人(一般是男人)相和,同时按节拍击掌,拍手背或双手拍腿,双腿弯曲如骑马状,左右横走转圈,并随呼声前进、后退等。
且歌且舞的场面非常热闹,直至深夜。该舞蹈人数不限,成双对舞,其特点是刚健、豪放,节奏明快。这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今天虽不常见,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对此仍记忆犹新。
除了哈利舞外,东乡族穆夫提教派中还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叫“哲兹白”,这种舞蹈多在宗教仪式中表演,舞者均为男子,动作以诵经的节奏为准。主要动作为:双手前后甩动两下,同时脚下动两步,然后双手在胸前交替拍胸,这时一腿稍弯曲,另一腿向前伸出。该舞蹈最大的特点是诙谐、幽默、洒脱。
与婚礼上的哈利舞不同的是,东乡族的宴席曲也与婚恋有关,是迎亲时男方宴请女方送亲者的宴席间演唱的歌舞形式。曲调优美,节奏性强;歌词多叙述民间故事、传说和一些幽默逗趣的内容。舞蹈动作不配合歌词具体内容,只表达欢乐的情绪。
宴席曲多为2-8人的男子对舞,相互换位后,有屈膝半蹲、双手伏膝的行礼姿态。宴席曲的基本步法一般是脚尖或脚掌先落地、膝部屈伸,使身体如波浪起伏,与头部的摆动、颤动相协调。手势有单晃手、双晃手、掏手、望月等,舞姿洒脱昂扬,表现了高原民族豪放、开朗和诙谐的性格。
开封的工艺品有哪些
开封的工艺品有杞县柳编、汴绣、朱仙镇年画、开封草编、木版年画、鲍乾元毛笔、开封盘鼓、汴绸、开封官瓷。1、朱仙镇年画朱仙镇年画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相传开封朱仙镇是中国“木版水印年画”的发源地。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2006...
中国的餐桌礼仪
中国餐桌礼仪分为入座礼仪和进餐礼仪,入座时要请客人先入席,然后请长者入席,而且要从椅子的左边就坐,并且进餐过程中,不能发出其它声音,只能夹自己面前的菜,就餐完毕后,不要在餐桌前剔牙。中国有哪些餐桌礼仪1、入座礼仪中国餐桌上有入座的礼仪。宴请...
呼和浩特的工艺品有哪些
呼和浩特的工艺品有蒙古族银器、内蒙古地毯、皮囊酒壶、蒙古刀、蒙古族头饰、马头琴。1、蒙古族银器蒙古族银器是内蒙古的特色工艺品,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即以使用银器闻名。品种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饮酒器皿、头饰银簪、各种马具鞍花...
晋中的工艺品有哪些
晋中的工艺品有和顺牵绣、平遥手工绣花鞋、平遥脸谱、推光漆器、洪山陶瓷、平遥剪纸。1、平遥脸谱平遥脸谱是山西晋中的传统工艺品,历史非常悠久。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
烟台的工艺品有哪些
烟台的工艺品有莱州毛笔、莱州面塑、烟台绒绣、莱州玉雕、抽纱刺绣品、贝壳首饰、金锡镶工艺茶具、鼍矶石砚。1、莱州玉雕莱州玉雕是山东莱州的传统民间雕刻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具体起源时间已经无从考究了。选用莱州市莱州市盛产滑石、绿冻石等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