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侗族文化,具有深厚的优良传统。侗族萨玛节,在侗族人民的心里已经扎下深深的根。侗族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萨玛,世代传承着团结顽强,至善至美的的精神,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历史悠久的侗族萨玛节去看一看。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萨玛节是贵州南部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有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侗人“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多耶”祭萨。节日规模最为盛大的当属榕江县车江大坝的三宝侗寨。
“萨玛节”是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一般只允许已婚的妇女和少数德高望重的寨老参加,被人们称之为“侗族的妇女节”,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
“萨玛”是侗语的音译,“萨”即是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即大祖母。相传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的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抵御外敌的入侵中,屡立战功。不幸的是,在一次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侗族人民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在侗族人民心中,萨玛是最大的神。
萨玛又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在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抗敌入侵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屡建奇功,不幸在一次战斗中与数十倍于已的敌兵包围,最后壮烈牺牲。
人们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
为了祭祀萨玛,人们在寨子中间的土坪上垒起土堆,作为祭坛和供奉祭祀萨的场所——“然萨”(侗语,“然”是房屋,汉译为“祖母的房屋”,也称萨玛祠、圣母祠)。有的侗寨还建有萨玛祠。清代光绪年间,三宝各村的露天祭坛先后建为“然萨玛“即萨玛屋,颇具意味的是,屋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树着一把半张开的大黑伞,伞下垒有一堆石头,那即是萨的象征,象征着侗家人在萨玛英灵的保佑下幸福安康,团结坚强。
年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萨”举行盛大的祭典,场面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萨玛节在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有很深的影响,先辈至善的美德对侗族的兴旺发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尊敬老人等已成为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萨玛是侗寨的保护神、团结神,又是侗族的娱乐神。“萨玛“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萨玛节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影响深刻。据了解,2006年榕江侗族萨玛节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在上海文化产业年会上,萨玛节被评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最具文化传承奖。
您可能还会喜欢:
依山傍水的达斡尔族民居建筑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昆米勒节
解惑:布依族可以和汉族结婚吗?
民间文化达斡尔族斡包节
烟台的工艺品有哪些
烟台的工艺品有莱州毛笔、莱州面塑、烟台绒绣、莱州玉雕、抽纱刺绣品、贝壳首饰、金锡镶工艺茶具、鼍矶石砚。1、莱州玉雕莱州玉雕是山东莱州的传统民间雕刻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具体起源时间已经无从考究了。选用莱州市莱州市盛产滑石、绿冻石等为主要...
中国的餐桌礼仪
中国餐桌礼仪分为入座礼仪和进餐礼仪,入座时要请客人先入席,然后请长者入席,而且要从椅子的左边就坐,并且进餐过程中,不能发出其它声音,只能夹自己面前的菜,就餐完毕后,不要在餐桌前剔牙。中国有哪些餐桌礼仪1、入座礼仪中国餐桌上有入座的礼仪。宴请...
呼和浩特的工艺品有哪些
呼和浩特的工艺品有蒙古族银器、内蒙古地毯、皮囊酒壶、蒙古刀、蒙古族头饰、马头琴。1、蒙古族银器蒙古族银器是内蒙古的特色工艺品,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即以使用银器闻名。品种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饮酒器皿、头饰银簪、各种马具鞍花...
开封的工艺品有哪些
开封的工艺品有杞县柳编、汴绣、朱仙镇年画、开封草编、木版年画、鲍乾元毛笔、开封盘鼓、汴绸、开封官瓷。1、朱仙镇年画朱仙镇年画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相传开封朱仙镇是中国“木版水印年画”的发源地。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2006...
晋中的工艺品有哪些
晋中的工艺品有和顺牵绣、平遥手工绣花鞋、平遥脸谱、推光漆器、洪山陶瓷、平遥剪纸。1、平遥脸谱平遥脸谱是山西晋中的传统工艺品,历史非常悠久。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