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被佤族誉为“通天神器”,在佤族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含义,佤族人认为只有敲动木鼓,居住在天上的先祖就会下来保护他们。因此每到有祭祀活动期间佤族人民都会拉木鼓。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佤族文化吧!
拉木鼓,是佤族重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是全寨子的大事。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举行,持续六七天。中华人到拉木鼓的年份,寨子里的窝朗、头人、魔巴会提早商量拉木鼓的事,派人进山选择做木鼓的树——以红毛树或花桃树最好,确定“主祭户”——若自愿报名户数多则由头人杀鸡占卜确定,少者一户,多者九户。
民共和国成立前,每个佤族寨子至少有一对木鼓(一公一母),供在木鼓房里,除节日、祭祀和报警外,不许乱动。一般十年左右更换一次木鼓。因此拉木鼓显得特别隆重和神圣。佤族寨子众多,几乎每年都有寨子拉木鼓。拉木鼓是祭祀祖先的节日。相传,佤族有一位祖先安木拐,她知道战胜洪水和野兽的许多办法。
有一天,一棵大树倒在她住的岩洞前,这是一棵古老的大树,树心已经空了,敲击时回发出“咚、咚、咚”的响亮声音。安木拐白天敲响它,集合人们上山打猎和采集;晚上敲响它,领着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那时,人们只能用棍棒、石头跟野兽搏斗,白天人能打赢野兽,人猎野兽为食;晚上人打不赢野兽,野兽就吃人。
自从安木拐敲响了古木,野兽听到古木声和人的歌舞声,再也不敢来吃人了,人们才得以在大山里生存下来。另一传说,拉木鼓是祭祀“莫伟”神的。佤族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上,只有人们敲响木鼓,他才下到人间保护人们,并与人们共享欢乐。因此,佤族视木鼓为通天之物,无论哪一个部落,建寨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拉木鼓祭祖。
您可能还喜欢:
哈萨克族曲艺文化的珍珠:铁耳麦
多姿多彩的哈萨克民间舞蹈与民间乐器
形式多种多样仡佬族音乐与乐器
妙趣横生的哈萨克族阿肯弹唱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主要就是性质不同,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音节则是元音或辅音组成的发音音节。音序必须是大写,同时音节内也包括音序,但是写音节的时候没有声调。音序一共有25个字母,而音节会根据不同的音序组成更多的音节。1、性质音序一般音...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颜料怎么调色
想要颜料调色,要先准备好颜料等工具。注意调色的时候要先调配小样再调配大样,这样才不会浪费颜料。调色要以主色为主,如调配红色的时候,先加正红色再根据要求加入浅色或者深色。调配颜料时要保持湿润,有必要时可以加入活性剂固色。步骤1准备工具: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