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所以他们的乐器大多都是以自然物为主的。侗族是一个多歌的民族,侗歌种类十分丰富,侗族是由古代百越群中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明代的田汝成《行边记闻?蛮夷》中载有:“侗人,……暇则吹芦笙、木叶,弹二弦、琵琶,臂鹰逐犬为乐。”可见,吹芦笙、木叶、弹琵琶、拉牛腿琴和演唱侗歌于明代已经在侗族地区广泛流行。本期的侗族文化带你了解侗族的传统乐器。
侗笛:侗族吹奏乐器,侗语叫“济东”,用竹制作,上端劈开竹皮,两侧用细竹条垫高并用竹篾缠绕固定,距上端吹嘴五公分处开一哨孔,将一竹片夹在哨孔下端作为簧哨。全长约有30-40公分,管身开六个音孔。直吹,吹奏时,用鼻循环换气(用鼻吸气,用口呼气),使音连绵不断。侗笛,一般为笛子歌伴奏,或用作色彩乐器。
牛腱琴:侗族拉弦乐器,侗语叫“果吉”,汉译为“牛腱琴”。因形体细长如牛腿而得名。流行于黔、桂、湘三省侗乡山寨。该乐器,分小果吉、中果吉两种。琴身一般在50至60公分,整木制作,分琴头、琴颈和琴盆三个部分。琴盆为弧形槽,蒙上薄面板,开一小孔,外插音柱,张二弦,早期为丝弦,近代改用金属弦。以琴颈为指板,五度定弦,有“5||2”、“6||3”、“2||6”三种。
琵琶:侗族弹拨乐器,侗语叫“贝八”。木质结构,分琴头、琴颈、琴盆三个部分,分大、中、小三种。琵琶形制有多多种,琴盆有圆形、长方形、倒置桃形等;琴头有直有弯,弯的较多;以琴颈为指板,有的制两个品位,有的不制品位。上置三至五个琴轸,张牛筋弦、丝弦或金属弦,用牛角或竹制的拨片弹奏。演奏时,将琴盆尾端顶在右腿根上,与腹部紧贴,琴颈以斜,左手垫琴按弦,右拨片弹奏。置三弦的定弦为“5、6、3”。置四弦的为“5、6、6、3”;置五弦的为“5、6、6、3、3”。黎平县平架的小琵琶定弦为“5、5、6”,形值也与其他地方不同,近似于中果吉。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左思,左思是西晋文学家,他耗时十年著成的《三都赋》受到当时两位大家的推崇,在洛阳城被快速传阅,不少人为了更快拜读《三都赋》纷纷买纸抄阅,导致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由来。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左思洛阳纸贵...
指鹿为马主人公是谁
指鹿为马主人公是赵高,秦朝时宦官赵高把持朝政,命人牵了一只鹿到朝堂,说是献给秦二代的马,并问其他大臣,朝堂上的是什么,有人答鹿,也有人答马,答鹿的人纷纷获罪,而答马的人加官进爵,百官因此更加惧怕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也由此而来。指鹿为马主人公...
会话和对话有什么区别
会话和对话的区别在于使用场合的不同,虽然两者都有着两个人或者多人谈话的含义,但是会话多用于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而对话则多用于描述性语言,我国汉字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虽然意思相近,但运用上大不相同。会话和对话的不同会话和对话在在于使用场合的不...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人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祖逖是东晋时期的名将,年轻时他感觉自己知识贫乏,于是奋发向上,努力读书。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薄时,他半夜听到鸡叫,一脚把刘琨踹醒,约定两人以后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并在年复一年后成了文武双全的人才。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他幼时家贫,没有钱买蜡烛,晚上无法学习。一天,他看到墙缝上有光透过来,发现是邻居家的光透过墙缝,于是就将墙缝挖大,通过透过来的光学习,后凿壁偷光形容家境贫寒而努力读书。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