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依族文化中,六月六是布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通常六月六正是农闲的时期,布依族的人会举行隆重的祭神和游乐活动,非常热闹。
那么,布依族六月六的节日内容是什么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布依族六月六的简介
六月六,是布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六月六”正值秋收前的农闲季节,人们借此机会游乐社交,也祭神祭祖;还在白纸马、三角旗上染上猪血、鸡血,插于田中、地头,以求消灾,祈祷五谷丰登。户主寨老则聚集到村社庙前,举行隆重的祭神活动,以保庄稼不受损害,全寨人畜平安。还利用这个机会,商量制订乡规民约。
六月六这一天村村寨寨杀猪、杀鸡、祭神、祭祖。青年男女穿着盛装,相邀相约成群结队,赶六月坡,六月桥,唱歌娱乐,以歌会友,以歌传情,非常热闹;小孩子就跟着父母要点钱去赶场,买点好玩、好吃的东西。
布依族六月六的来源
传说在人类早期,布依族始祖“盘古”会种水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互相爱慕而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名叫新模。若干年后盘古六月初六去世,为了纪念他发明的水稻种植技术,确保五谷丰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家杀猪宰羊供奉盘古,世代相传形成了民族节日。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池里传说这样做蝗虫就不会来吃。
布依族六月六的节日内容
布依“六月六”,布依语叫“庚香绿”。节日可在农历六月初六过,也可以于农历十六或二十六日过,其过节的依据就是看全村是否已“关秧门”(满插满栽)。祭土地神可于“六月六”当天,也可以在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寅日过。布依“三月三”基调是肃静沉稳;“六月六”则是浓烈奔放,这可能与布依“过年心思虑,过‘六月六’心开怀”的谚语有关。因为过年就意味着新一年劳作、耕耘即将开始,而“六月六”则是丰收在望、前景广阔,是值得大欢大庆的日子。
“六月六”到来之前,当班人员须一家一户去收款,积资买猪或牛用于祭土地神。祭祀当天,当班人员先把猪或牛宰杀打理好,寨老及本寨辈份高、年龄大且有一定威望的7位男性村民身穿灰色土布长衫,头缠花格帕子,洗净双手,有序地给土地庙扫灰尘、念咒语、上香、摆碟、酌酒、上猪头等供品。寨老念颂词,7位老人列队站两边,全村各家男主人有序上香、化冥纸,分批三跪九拜。此时,长号吹、唢呐奏、锣鼓敲、鞭炮鸣、人欢呼,极尽地欢呼、跳跃。然后10人一桌,席地而坐,大家可尽情地谈笑逗乐,猜拳行令,直至酒足饭饱才能散席。据说,“六月六”欢声越高,场面越浓烈,丰收就越有希望。
布依族六月六也是布依族男女青年的传统歌节,是结交异性朋友的一种形式,届时到处都是古歌、山歌、木叶、月琴声,置身其间,宛如坠入歌的海洋,欢乐的世界,其有力的证明了布依族文化是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一种传统文化。
小篆与隶书的区别
小篆的字形为长瘦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线条基本一致。而隶书的字形呈宽扁长方形,头起笔是隶书起笔的典型特征。小篆的诞生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相对于隶书会更有意义。1、字形小篆的字形为长瘦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
小篆与大篆的区别图片
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全国实行“书同文”而统一出来的一种规范文字,笔画相对较细,字体有一定法则。而大篆是籀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书体的统称,线条明显粗细不匀、字形结构不够整齐,分布结构的法则没有规律化。小篆和大篆的区别小篆指的是秦朝统一全国...
小篆与楷书之间的字体
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隶书,隶书始创于秦朝,相传是由程邈创立。但是隶书真正达到顶峰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隶书也别叫做汉隶。而隶书的特点是字形大多呈宽扁形,横笔画长,竖笔画较短。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隶书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隶书,隶书被分为秦...
小篆与篆书的区别
篆书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的统称,而小篆只是篆书的一部分。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体,从甲骨文开始算起距今已有四年多年的历史,而其中的小篆也叫秦篆是秦国原先使用的大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通用文字。小篆和篆书的区别篆书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的...
小篆与汉仪有什么不同
汉仪篆书比较接近秦篆的风格,结字多为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结构上紧下松。而方正小篆比较接近汉篆和明清名家的篆书书写风格,构型十分协调,给人一种整体美。而小篆在古文内还属于纯构型线条字体,具有线条均匀,笔画分布对称的特点。小篆和汉仪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