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技术是中华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技术的发明让人类在文明社会又进步了一大步,在造纸业未被开掘之前,人们都是在石头上刻上专属的文字,供人阅读。在石头上书写不仅难度大,更是繁荣麻烦。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看不到石头上的文字,但有些地方还保留祖先遗留的文化。想知道的话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纳西族文化吧!
纳西聚居于滇西北的丽江、香格里拉,后来保留着图画文字,历史上由祭师东巴掌握,从而称“东巴文”,用于书写东巴经。东巴经在纳西语中称“森究鲁究”,意思是“刻在木头或石头上的文字。”所以东巴经出现时,纸还未传入纳西族地区。
根据记载,大约在元代,丽江地区已有造纸业,但未有对东巴纸的记录。东巴经一般没有题写抄书时间,最早有时间记录的经文出现于公元1668年(清康熙七年)。用于书写东巴经的纸称“东巴纸”,又称“白地纸”。
东巴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后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
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
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在历史上,妇女不参加造纸过程,主要是因为东巴纸一般用于神圣目的,妇女一般被认为不洁,从而即使妇女知道技术也不允许参与造纸,但妇女可以采集原料、剥皮、煮料时生火和准备薪柴以及洗料等不含造纸技术的简单活动。在现实中,妇女不参与造纸的规则已经不再存在。
纳西族的手工造纸,融入了一些中原造纸的方法,是多元文化交汇的产物。东巴经卷帙浩繁,后来仍保留有纸1万多卷,分藏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
东巴文化传承曾一度中断,再加上外来纸张的涌入和国营造纸厂的建立,对成本高、劳动强、周期长的手工造纸无疑是一个冲击,对东巴纸的需求越来越少。另外,纳西族造纸技艺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一向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且不外传,故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迫下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急需抢救和保护。
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东巴文化研究的复兴和深入,纳西族学者注意到东巴文化传承对纳西族的重要性以及东巴纸在其中的作用,支持恢复东巴纸制作技术。
金文是汉字的一种吗
金文是汉字的一种,它是中国古汉字书体名称之一。它的名字由来是因为文字被铸造在青铜器上面,而青铜材料在当时被叫做金,所以才有金文之称。金文应用的时间长达800年,是我国研究商、西周、春秋、战国历史最宝贵的资料。金文是汉字的一种金文是汉字的一种...
金文一般指篆刻在哪种材料上
金文一般指篆刻在青铜材料上的文字,具体指的是殷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当时的青铜也被叫做金,所以得名金文。殷周金文几乎都被铸造在青铜器内侧,里面的内容记录了当时生活中各项是大小事,清楚的反应了殷商时期人们的生活。金文一般指篆刻在青铜材...
甲骨文可以用什么来形容
甲骨文可以用因形生字来形容,因为大部分的甲骨文都是根据事物的现实形状创造的,字体与实物非常相似。它因镌刻或书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最初的作用是用来占卜,直到人们发现这种文字后才将其命名甲骨文。甲骨文可以用因形生字来形容甲骨文可以用因形生字...
甲骨文可以当药材吗
甲骨文不可以当药材,甲骨文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将甲骨文作为药材是在破坏文物,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单从甲骨文的材质来看,甲骨文是可以作为药材的,因为甲骨文的材质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在中医里面是一味药用价值极高的药材。甲骨文不可以当药材甲骨文不可以当...
金文是什么时候的文字
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字,具体指的是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当时的青铜材料叫做金,所以又被叫做金文。商朝发展阶段在创始阶段,西周属于金文发展阶段,而东洲则属于金文鼎盛时期,秦汉统一天下后才不再使用金文。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字金文是殷周时期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