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百科 > 生活 > 古人最初是靠什么来确定二十四节气的

古人最初是靠什么来确定二十四节气的

更新时间:2024-11-12 08:09:15

  节气是古代农耕时期的产物,那么,古人最初是靠什么来确定二十四节气的?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古人最初是靠什么来确定二十四节气的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上古,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测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反映地球的回归运动,寒暑季节的变化。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廿四节气原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由于廿四节气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因此这历法也称作"星辰历"。

  古人是如何发现节气的发现节气,古人用了三种天文学方法。

  斗转星移法

  古人观测到,北极星是不动的,北斗星围绕北极星在转动。每天傍晚观测,北斗星的斗柄每隔一段时间转一圈,这一圈就是一年。斗柄的指向与季节高度对应。先秦的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对斗柄的不断定位,一步步细分下来,就建立了节气体系。

  立竿见影法

  地上物体的影子归根结底是日影,古人发明了很专业的测量日影的工具,叫圭表。圭是水平放置的尺子,表是直立的杆子。日影最长的时候是冬至,日影最短的时候是夏至。从冬至到夏至,中间点是春分;从夏至到冬至,中间点是秋分。这样一步步细分,二十四节气确定下来。

  黄赤交会法

  到了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从传教士那里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发明了黄赤交会法。太阳在天球上的运行轨道叫黄道,地球赤道放大到天球上,就是天球赤道。太阳在黄道上每行进15度,就是一个节气。由于地球在远日点和近日点上的公转速度有差异,所以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走完每个15度角,时间上也有差异。这样测算节气就更为精确。天球赤道和黄道有两个交会点,太阳到达这两个交会点分别是春分和秋分,春分是黄经0度,秋分是黄经180度。

  

相关推荐
- Related -
最新更新
- New -
热门推荐
- H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