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我们常会用到一波三折这个成语,一般如果我们办的事情一再遇到困难或阻挠没法如期完成时,都会用到这个成语。但成语一开始是这个意思吗?你知道成语一波三折原本指的是啥吗?到底一波三折原来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成语一波三折原本指的是啥
写字的笔法。一波三折出自晋代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笔阵图》是旧题卫夫人撰,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的书法论著。
该著作论述写字笔划的著作,阐述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笔划的写法。因其流传很广,此姑存旧说,仍列为卫夫人作。《笔阵图》中一个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书道的精微奥妙,是难以明言的,所以文章开头便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把书法用笔之妙,列在“三端”之先;笔势遒劲有力如银钩,重于“六艺”奥妙之上。这和钟繇提出“用笔者天也”,通过用笔来体现天道是一个道理,远非凡庸所能明知的。 卫夫人提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她与蔡邕、钟繇一样,提倡“取万类之象”,如文中所谈的七种笔画,好有所象。《笔阵图》中一个最为突出的观点,就是讲笔力。她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并进一步论定:“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一书法美学观念,与钟繇的一样,强调笔力与筋骨,为后世书论所广泛运用。
原文:
一波三折由来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成语一波三折由来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 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于子孙耳。可藏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手指怎么量尺寸买戒指
方法一:纸条法。剪一条宽度不超过1厘米的纸条,边缘平整,绕手指绕一周,用笔在交叉处做好记号即可。方法二:绳子法。将绳子绕手指一周,绳子交叉处做好对应记号即可得出手指的尺寸。戒指戴在不同手指的意义戒指戴在大拇指时,表示的含义是自信和权势。戒指...
冰凉贴贴在哪里最凉快
一般来说,冰凉贴贴在人体的额头、左右的颈动脉或股动脉,这些血管比较多的地方,能够有效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冰凉贴是采用物理降温的一种方式,通常在夏季被人们经常使用,对去暑、降温有一定的效果。冰凉贴冰凉贴,也叫退热贴、降温贴,传统的退热贴由防粘...
pp耐高温多少度
PP料,即聚丙烯,一般能耐110-150度左右的高温。普通的聚丙烯,一般热变形温度在110度左右,长期耐温100度左右。耐高温的聚丙烯,一般热变形温度在130-150度左右,长期耐温在120-135度左右。聚丙烯聚丙烯,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
钓鱼为什么禁止用红虫活饵
通常禁止钓鱼时使用红虫活饵的是商业鱼塘,因为在此类鱼塘钓鱼是按时间收费的,用红虫活饵钓的话,上钩的鱼多,而且速度快。此外,经常用红虫活饵钓鱼的话,会影响鱼吃别的饲料或污染鱼塘水质,甚至导致鱼生病。钓鱼一般的鱼饵可以是蚯蚓、米饭、菜叶、苍蝇、...
河南为什么叫豫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经常出没,河南由此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此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简称“豫”的由来。后又因各个封建朝代对此地的命名均与“豫”相关,故河南简称“豫”。河南河南省,省会是郑州,位于中国的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