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重阳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古时南北各地风俗各异,先秦时期,各地习俗尚未融合流传,重阳节习俗活动鲜见于文字记载。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据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
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汉代是中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汉代作品《西京杂记》中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重阳节”名称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780年—785年),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清,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风俗依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中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
明矾是纯净物吗
明矾是纯净物。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的俗称,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的无机物,KAl(SO4)2·12H2O是它的化学式。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生活中常用于净水。明矾是纯净物吗明矾呈无色透明块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酸...
鸡里脊和鸡胸肉一样吗
鸡里脊和鸡胸肉是一样的,鸡里脊就是鸡胸肉。鸡里脊和鸡胸肉都是鸡胸肉,但所在的位置不同,鸡里脊肉是鸡胸部里侧的肉,鸡胸肉形状像个斗笠一样。两者的口感也会有所不同。鸡里脊和鸡胸肉一样吗鸡里脊肉不像猪里脊那般多,但它以味道鲜嫩闻名,是鸡身上最嫩的...
辣椒怎么炒不辣
炒辣椒前将辣椒放入热水中焯一下,就一点不辣了,就是我们常说的烫一下。或者在炒前把辣椒放入一点点盐稍微腌制3—5分钟,干的也可以多腌制几分钟。也可以把辣椒籽去掉,炒的时间也不要太长,这样也可以减少辣椒的辣度。辣椒怎么炒不辣辣椒会辣,是因为辣椒...
衣服180是什么码
通常情况下,180相当于XL,而XL就是加大号,意思就是适合身高180厘米的人穿。180是这个衣服的身高表示,是以厘米为单位来计量的,也是设计和选购衣服所要了解的重要参数。衣服180是什么码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
公园前是属于哪个区
公园前站属于广州市越秀区。广州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首批沿海开放的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进出口商品的交易会在广州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同时也拉动了广州的经济儿。广州最出名的商业区是在广州公园前站。公园前是属于哪个区广州公园前站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