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看看这首诗,特点一览无余,龙都热的潜水了,风俗嘛和炎热也脱不了干系,西游记中有这么一回,唐僧取经经书落水,打捞上来晾晒,相传就在小暑,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小暑节气的古诗的介绍,不要错过了。
【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
全国即将入伏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为小热,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
降雨增多
从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从字义上来讲,暑即热,说明小暑时气候炎热。历书中曰: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也就是说,此时天气虽然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作小暑。
小暑即小热。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总之,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是天气炎热,降雨增多。
颇感炎热,还未最热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slightheat)。《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
吃伏面习俗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据考证,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
《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与五月相近,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过水面,就是将面条煮熟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败心火。吃暑羊: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小暑的晒衣习俗
小暑之后,很快就是六月六晒衣节。传说六月六日为龙王晒鳞之日,人们选择在这一天晒衣服、晒书画,据说此日晾晒之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也有些地方会选在七夕这天。
晒衣之俗延至魏晋,成为豪门富室炫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瞧不起这种作风,当他的富豪邻居,在架上搭满了陵罗绸缎,阮咸却故意用竹杆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何故,他答: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姑且如此而已)!
曝书习俗,在我国则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到汉唐时,曝书逐渐形成制度。北宋更形成了独特的馆阁翰院文人的曝书集会,文人士大夫相互参观,品鉴学习。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过一个风雅趣事,东晋名士郝隆,见邻人皆晒衣被,就跑到太阳底下平躺着,掀起衣服把肚皮对着太阳。旁人不解,问他干什么,答曰:晒书。
【小暑节气的古诗】
1、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2、《夏日》朱熹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3、《夏夜追凉》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4、《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5、《墨竹三首隔溪烟雨》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釭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屟到西厢。
6、《牵牛花十二韵》清朱彝尊
料得林扉昏掩处,高荷大芋枕边听。
雨气西山黯未开,更闻小暑一声雷。
不烦走马冲泥苦,便可乘船入市回。
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风透凉阁。
绿柳池边闲游戏,银浪滚滚识金梭。
避暑佳人摇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
思君不至那知暑,拿着六月当腊月。
7、《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韩翃【唐】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8、《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晁补之【北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9、《久雨六言四首》
刘克庄【南宋】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10、《苦热》
陆游【南宋】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11、《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12、《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13、《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14、《小暑金将伏》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15、《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16、《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17、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18、喜夏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小暑节气介绍 小暑的节气感言
小暑的暑,是热的意思,小暑即是小热,一起来看看小暑节气的介绍吧,在这个节气南北大地无论黑龙江还是西藏,全国960万平方公里但凡是有人烟的地方,都不会再有一丝凉风,炎热支配了这片土地和天空,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小暑的节气感言的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小暑节气介绍】由小暑时节开始,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
小暑的节气含义 小暑的节气特点
暑即为热,小暑即为小热,这个节气都以热来命名,可想酷热到什么程度,一起看看小暑的节气含义吧,其实从字面理解就是小热的节气,说它小热并不是不热,而是和它相比还有个谚语直接比喻成下锅煮的大暑,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小暑的节气特点的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小暑的节气含义】小暑(lesser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
小暑的节气谚语 小暑的节气歌谣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两个谚语直接把小暑有多热说的明明白白,一起看看小暑的节气谚语吧,在小暑节气,热的人有米都懒得煮熟,只想躺着,因为在以前煮饭要生火,热气太足,本来就热更加受不了这个,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小暑的节气歌谣的介绍,不要错过了。【小暑的节气谚语】1、大暑小暑,有米懒煮。2、太阳披袭衣,明天雨凄凄。3、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4、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小暑的节气由来 小暑的介绍
小暑的暑是热的意思,小暑节气开始进入三伏天,谚语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一起看看小暑的节气由来吧,小暑小暑,确实也不愧它这个暑字,三伏天的高温甚至有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小暑的介绍的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小暑的节气由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5度,于每年公历7月6到8日交节。暑,是炎热
小暑的节气古诗词有哪些 小暑的节气故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酷热的小暑节气中如果能在溪流旁边的树荫下来嗦一碗粉可太舒服了,只能说古人真会享受,一起看看小暑的节气古诗词有哪些吧,关于小暑除了古诗还有着口口相传的古诗,比如小白龙回家探亲也和小暑有关,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小暑的节气故事的介绍,不要错过了。【小暑的节气古诗词有哪些】1、《消暑》唐白居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