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小雪 > 小雪的节气古诗 小雪的节气是几月几日

小雪的节气古诗 小雪的节气是几月几日

更新时间:2024-11-10 13:38:38

  天气预报之中我们经常听到小雪,但这个小雪与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小雪却不是同一个,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雪,代表着气候之一,那么你知道小雪的节气古诗吗?二十四节气平等的分布在一年365天之中,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固定的开始时间,小雪也不例外,小编就在这里,为各位朋友们介绍小雪的节气是几月几日,快来看看吧,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

  【小雪的节气古诗】

  1、《小雪》(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2、《夜泊荆溪》(唐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3、《沁园春》(宋陈睦)

  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念翠鬟双耸,舞衣半卷,琵琶催拍,促管危弦。

  密意虽具,欢期难偶,遣我离情愁绪牵。追思处,奈溪桥道窄,无计留连。

  天天。莫是前缘。自别後、深诚谁为传。想玉篦偷付,珠囊暗解,两心长在,须合金钿。

  浅淡精神,温柔情性,记我疏狂应痛怜。空肠断,奈衾寒漏永,终夜如年。

  4、《春近四绝句》(黄庭坚)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

  5、《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黄庭坚)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

  6、《初寒》(宋陆游)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7、《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8、《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9、《小雪》(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10、《小雪》(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小雪的节气是几月几日】

  起点于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位于赤纬-20,到达黄经240。

  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了。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的到来,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

  节气中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则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此时彩虹不会出现了,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季节。

  在小雪节气初,东北土壤冻结深度已达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昼夜平均多冻结1厘米,到节气末便冻结了一米多。所以俗话说小雪地封严,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

  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小雪气象

  按照气象学降水量分类.雪的大小也可分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类:

  24小时降水量

  小雪2.5mm以下,中雪2.6~5.0mm,大雪5.0mm以上;

  几小时降水量

  小雪1.0mm以下,中雪1.1~3.0mm,大雪大于3.0mm

  小雪风俗

  1、饮食习俗

  在古代的冬季,没有今天这样种类的丰富的各种食物,也没有良好的食物存储条件。为了在漫长的冬季中有足够的菜、肉食用,先人们发明了腌制食物的方法,将各类蔬菜(主要是白菜、萝卜)或者肉食腌制或者风干,尽可能地延长它们的存储时间,以备过冬时食用。如今,虽然食材已经极大丰富,保存也不再是问题,但这种腌制的习俗还是保存了下来,并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美食。

  比如,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一带,就有在小雪节气中腌菜的习俗,当地人称之为腌寒菜。清代文人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述过当时情景: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

  又如小雪过后,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做腊肉、香肠的习俗。腊肉、香肠等熏制、风干肉制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今天的人们一般将这些作为一种美食,但在古代,这主要还是一种冬日里储藏肉食的方法,所以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说法。之所以选择小雪之后开始这项工作,可能跟小雪后气温迅速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比较适合加工腊肉有关。

  2、酿酒

  《诗经国风》有云:十月获稻,此为春酒,以介眉寿。古时酿酒多在刚入冬的时候,也就是小雪前后。这个时期秋收刚刚结束,先人们手头粮食相对富裕。同时,在古代社会,饮酒除了具有现今这种娱乐的作用之外,很多时候还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属于礼的范畴。而时至岁末,正是各种祭祀活动的高峰期,对酒的需求也就很大。

  这种初冬酿酒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比如浙江安吉地区,人们至今仍然习惯在入冬之后酿制林酒,当地人称为过年酒。平湖一带农历十月上旬酿酒储存,称为十月白,也有用白面做酒曲,用白米、泉水酿酒的,称为三白酒。入春之后可以在酒里面加上一点桃花瓣,称为桃花酒。浙江长兴地区民俗在小雪当天酿酒,称之为小雪酒,据说是因为小雪时节,泉水特别的清澈的缘故。

  3、准备过冬的取暖设备

  古时候不比今天,所谓冬天,在暖气空调的保护下,多数时候也不令人觉得难过了。古时候没有这些,为了冬日的取暖,就要额外准备一些东西了。这些准备大多也都集中在小雪节气前后。在这里咱就来跟大家介绍几种,古代过冬的取暖设备。

  第一种设备叫做香囊。这个香囊可不是端午节那种用布做的香囊,而是一种金属制的三层圆球,大富人家用金银,差一点的也有用铜的。外层镂空分上下两层,以子母扣链接。第二层是两个同心圆环,以活轴链接外壁和最里层的焚香盂。使用的时候一般藏在袖子里,焚香盂里面点上熏香,既可以焚香,也可以暖手。一般是古代富贵人家使用的玩意。

  鎏金镂空铜香囊

  第二种设备叫铜手炉,这个相对就比较普通一些了,贵妇人家和平民百姓都有使用,据说产生自隋唐时期,取暖的功能比香囊好得多。铜手炉由炉身、炉罩、提梁组成。炉身盛放炭火发热,炉罩上有孔散热,提梁便于携带,还配有拨火勺翻动炭火。普通人家用的形制比较简单,而富贵人家用的往往在外壁上还要雕刻云纹等装饰,更为美观。

  清代铜手炉

  第三种设备的名称比较奇怪,叫做汤婆子,也有汤媪、脚婆、锡奴等不同名称,看名字知道这是普通人家用的东西。这种东西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而在咱小时候家里还有使用。汤婆子外形为扁扁的圆壶,有铜、锡、陶瓷等材质,常缝制大小相仿的布袋来防止烫伤。上方开有带螺帽的口,用来注入热水,收到取暖效果。可以说,这就是古代的热水袋了。

相关推荐
- Related -
最新更新
- New -
热门推荐
- Hot -